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何不像洋家长那样看淡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7:45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又到一年高考时,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天气有点热。省气象局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37度。

  比天气更热的是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高考生的热情服务。如果这期间,有司机开车闯了红灯,只要司机说是送学生去参加高考的,相信交警也会网开一面。本报的报道说,海口警方已联合城管部门,对部分路段进行交通管制,200警力为高考“护航”,警方将为每一个

考点配备一辆警车。新华社昨天报道说,海南省有关单位发起组织“高考爱心车队”。最近两天来,海口、三亚私家车主、出租车主踊跃加盟“高考爱心车队”,为考点离家远和遇到特殊困难的考生解燃眉之急。截至6月6日上午,海口、三亚两地共有30多辆车报名加入“高考爱心车队”,其中包括私家车、出租车、旅游用车。只要留意一下近年来的相关报道,就会发现,高考期间相关部门对高考的重视和关照,年年大同小异。

  对考生的重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社会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关注和期待,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高考“决定命运”的定位,使得我们很自然地在高考期间格外关照考生,一切从考生出发,一切为考生着想。不管考生领不领情,愿不愿意。“高考核心”论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就连国家相关部门也同样设身处地为考生着想。2003年,教育主管部门将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到6月,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为考生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考试环境,因为有的地方,7月的气温太高,怕影响考生的发挥。

  6月4日,上海《新闻晨报》两条关于中外对高考不同的态度,发人深省。一条是,6月3日436名洋学生参加了今年复旦专门针对外国学生求学的“洋高考”,有400余名考生的考场门口,只有约20名家长。另一条也是在6月3日,为了预防高考当天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从哪里下车、哪里休息到哪里吃饭,很多家长将考试行程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预演”了一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热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样是考生,为什么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差别那么大呢?我想,原因之一便是中国的家长明白,高考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优质教育的争夺战。

  其实,和前些年相比,现代人对上大学的观念已经转变,大学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高考虽然具有选拔的作用,但是,高考的成功与失败,在今天事实上已经不具备决定命运的作用。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过分热情的服务反而会让学生的心态紧张。对考生关怀备至,要当心“好心办了坏事”。对于考生而言,重要的是不是各界人士的热情服务,而是集中精力,保持安静,吃好、睡好,让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恢复高考的常态”。过分的关注未必有利于考生。对高考的态度,考生和家长也应该有所改变。当然,这最终有赖于高考制度的完善和全社会的配合。

  我们何不像洋家长那样看淡高考,让孩子轻松应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