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院士明星化不是科技界的荣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7:47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在6月5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将“科学道德”问题作为强调的重点。他指出:“少数院士对院士称号的荣誉和责任认识不够清晰,还存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个别院士中存在兼职过多、活动过多过滥、浮躁浮夸、唯我独尊、福利待遇处理不当等问题。尽管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已经引起社会不满,严重影响了院士队伍的声誉。”(见6月6日《中国青年报》)

  如许多人描述的那样:现在某些咨询会、项目论证会等等,都要邀些院士“踩踩”场子;科技项目运行环节上,也少不了院士们上台“VERY WELL”两句;各种评奖、评价,如果没有院士到场,就好像没有面子;高校、研究所自然不能免俗:如果咱这旮旯没院士撑门面,总感觉比人家矮了半截;某些地方、部门也总是千方百计,殚精竭虑 “催生”本土院士;甚至不少社会活动为了彰显档次,也喜欢请几个院士来提提人气。院士俨然成为科技界的“娱乐明星”,动辄就逡巡在各种“代言”的现场。

  院士明星化现象的出现,表面上看,体现了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也反映出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在邀请方看来,他们之所以邀请院士,看中的不是他们本身具有的、某些科技领域代表的学术成果高度和能力;而是这些院士们身上标示的“科技权威万金油”的标签。而院士门更是在各种原因的带动,甚至是利益的驱使下,甘愿成为科技界的“娱乐明星”。而一旦明星化,不严谨、逢场作戏乃至见利忘义的现象时有发生。

  院士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整体的浮躁心态,是导致院士娱乐明星化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社会整体浮躁心态有待长期改进和规范的今天,应加快改革和完善我国院士制度。要控制院士人数,改革现行院士选举制度;将院士荣誉与职业生涯分开,应规范院士的言行和报酬。作为院士本人,更应该洁身自好,自觉维护院士的形象。

  科学领域应该是最不讲究名分的,院士真正回归于学术本位,一心一意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使命,院士们大有可为。一切热爱科学、尊重知识的人们都希望,院士们能以他们杰出的科研成果造福民众,以他们的高风亮节为社会树立榜样,使全社会真正尊重科学、尊重真正的科学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