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2006年高考专题 > 正文

评论:牢骚怪论:高考应试 宿命赌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9:18 四川在线

  曾经被近代教育思想批驳得体无完肤的封建八股考试制度,却被如今的“中国第一考”——高考制度几乎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并被全民参与的狂热演绎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不同的是,封建八股考试制度是国家直接录取治国人才的公开渠道,而今的高考制度却是国家设置的“人才门槛”,换言之,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只有通过了高考应试后,才有机会跨入“人才门槛”继续深造进而成为“人才”的可能,反之,则会沦为不是人才的普通劳动者命运。所以,高考应试就成了全社会参与的一种试图改变命运的宿命赌博游戏。

  且不说目前因就业原因而引发的“读书有用论”和“读书无用论”的争吵谁对谁错,唯一能够获得广泛认同的只能是“知识改变命运”【培根】。至于说究竟能够改变什么样的命运,那就另当别论了。就承袭了八股考试制度衣钵的现代高考应试制度而言,虽然经过了不断的教育改革,但至今却仍仍旧没有解决“为什么读书”、“读书为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教什么样的书”等严肃的教育目的问题。君不见,从小学、初中、高中,而后大学、研究、硕士、博士,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被毛泽东批判过的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而本本主义恰恰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教育危害,这也是现代教育与八股教育如出一辙的原因,同时也是现代教育难以培育学有所用适用人才的缺陷。

  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制度,不但让从小到大的学子饱受层层考试之苦累,也造就了社会总动员的“考试呵护风”。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由于高考应试的宿命赌博原因,教育本身不但自我削弱了“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的核心作用,转而向着最后冲刺高考应试的目标定位,大面积雷同的学科设置、教材选编、教学手段、教育方法等等教育之道,无不向着高考应试的目的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穷于应付各种各样的应试选项外,几乎没有机会享受“我的学习我快乐”的自由,也没有机会体现“我的高考我作主”的权利,更没有机会获得“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认同。

  反观社会总动员的“考试呵护风”,更是各取所需应试而为:家长不惜代价确保子女应试成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心甘情愿,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气吞声,起早贪黑陪吃陪读陪睡,鞍前马后任其随心所欲;学校为了荣誉排名绞尽脑汁制造应试技术,大锅小灶分别辅导,希望之星重点指导,考试题目猜了又猜,考试资料选了又选,考试经验传了又传,考试技巧教了又教,天天围着考试转,日日为了成绩忙,大有以学生高考论学校排名之忧,大有以考试成绩论教师优劣之别。教育,轮落到单一的为考试而考试的地步,不知道教育本身为了“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的核心作用究竟还有没有作用?政府为了高考应试而不惜动用行政资源助推“考试呵护风”,传媒轰炸不遗余力,交通管制警车开道,警力协作高度临战,医疗服务待命前线,建筑禁噪娱乐静音,气象服务网开一面,水电煤气确保高考,餐饮饭店质量把关,行政命令不得违抗,破坏高考严惩不怠。在面对高考应试宿命赌博的社会参与游戏中,虽然政府动用行政资源每年都造成对社会秩序和公民生活的干扰是否有法可依,几乎已经没有人再去深究此事了,因为,在这个高考应试宿命赌博的认同年代中,偏废人格教育的教育再怎么遭人非议,也不会改变高考应试宿命赌博的扭曲真谛。

  封建的八股考试制度与现代的教育高考制度,虽然具有殊途同归的考试方法,但是人们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愚下在此并非要赞美封建教育制度,需要看到的是封建教育制度着重的是人格教育,而现代教育制度着重的是势利教育。正因为此,如今的高考才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投机性作弊和铤而走险的宿命赌博,“一考订终身”的势利性选择成了高考应试的不归之路。对于十年寒窗的学子来说,高考应试本身就具有偶然性、投机性、作弊性和运气性,而在以高考应试成绩为唯一跨入“人才门槛”的选择标准来说,学生在十多年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却并没有被教育的选才标准所重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悲哀。纵观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考选才方式,他们除了要考虑学生的高考成绩外,更着重的是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整个读书阶段的综合能力表现,最后择优录取,也就是说,高考成绩并不是主要的标准,综合能力才是主要的标准。这样的教育选才方式,既能够尽可能保证大学毕业后不会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更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踏入社会学有所用。所以愚下认为,中国的高考应试宿命赌博的教育制度,确实到了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时候了,“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回归教育的本义,才是中国教育的长久之计。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