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康复,该进社区吗?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9:48 南方日报 |
历时2月之久的居民与设在小区内的利康中心的矛盾引发讨论—— 精神病康复,该进社区吗? 记者林亚茗徐林实习生王青通讯员熊凌瑛肖培坚 核心提示 近几个月来,广州市西湾路一小区的居民一直在与小区内的精神病康复机构利康中心过不去,上访、挂标语、破坏设施等过激行为时有发生。就在一个星期前的助残日那天,利康中心的水管还被人凿穿,门也被毁坏。其实,这个中心的门与住宅小区的门并非同一个,去中心的人不可能进入小区内部。 “精神病院怎能建在居民小区内?”“他们危害到我们的生活和安全怎么办?”……诸如此类的疑问,是引发荔新大厦居民要驱赶利康中心、甚至破坏活动的主因。据了解,荔新大厦共住了210多户居民,其中1/3表示了反对意见。一位姓陈的居民问记者:“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伤人?这种机构开在居民小区里总归会给人带来隐忧。” 事实上,作为广东精神病康复模式之一的康复家属资源中心,在广州并非仅此一间。另外的三间康复中心,开办达7年之久,至今与居民和平共处,从未曾出现问题。 我们就广州的“利康事件”展开采访,在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有值得欣慰之处。因为,我省近年积极开展精神病的社会防治工作,创出并引进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先进经验,如建立“精防日”制度、社区家庭医疗制、“工疗站”、“农疗站”、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等等,使16万重症病人得到监控和治疗,达到“治好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片”。仅广州市精神病人肇事率就降为原来肇事率的1%。但精神病人的康复除了医疗治疗之外,更多地需要精神和心灵的抚慰,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怀和配合。 居民隐忧 是不定时炸弹吗? 5月30日,当我们走进位于广州市西湾路的荔新大厦,一眼就见到大楼外墙高挂着的巨幅标语,触目惊心。这显示,居民与设在小区内利康中心的矛盾持续了2个月后仍未平息;而且就在一个星期前的助残日那天,利康中心水管被人凿穿,令污水流入了中心的单位。另外,中心的门也被毁坏。是什么引得居民如此反感? 利康中心的全称是广州市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由市残联和香港利民会开办,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家属交流活动的场所,但被居民误认为是精神病院。 从今年开始,居民上访、挂标语、破坏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精神病院怎能建在居民小区内?”“他们危害到我们的生活和安全怎么办?”……这些疑问,是引发荔新大厦居民要驱赶利康中心、甚至进行破坏活动的主因。据了解,荔新大厦共住了210多户居民,其中1/3表示了反对意见。一位姓陈的居民问记者:“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伤人?这种机构开在居民小区里总归会给人带来隐忧。” 面对居民们的疑问,中心的业务督导徐女士介绍:“凡是能够来到这里进行康复的病人基本上都不处在发病期,他们经过专业社工的鉴定,不会危害到他人。”徐女士说。 广州市残联康复处处长梁炬介绍:“说到要能保证他们不会伤人,我就问谁又能保证一个小区里健全人不会滋事呢?我们在广州的几个社区建立了4个利康中心,7年来从未出现滋扰居民的情况。而且,这个中心的门与住宅小区的门并非同一个,前来康复的家属和患者也不会进入小区内部。” 专家警告 病人与社会隔绝更加危险 专家认为,精神病和其他疾病一样,只是病而已。其实,精神病人多有自闭倾向,即使是在清醒的时候也不愿和他人接触。他们担心自己受到歧视,以及被伤害。社会歧视导致精神病患者不愿去医院就医,家属也不向外人承认,这样会令病情被进一步耽误。而且,歧视也让精神病康复者与社会交往越来越少,让他们仇恨社会。这些因素,增加了病人在发作时肇事的可能性。事实表明,越是发达的国家,其歧视程度就越低,相应的同情心会更多。而在落后国家,则有不少人视患者为包袱。 广州市现有精神病人9万余人,其中重症的4万多,多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之中。而且由于精神病属于长期病患,家属在体力、精力、财力等方面往往出现极大的困难,有不少长期处于焦虑、失败、内疚感和恐惧的状态下,更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据广州市义工联在某大型社区进行的《关于精神病康复者及其家属状况的问卷调查》,半数以上市民认为精神病很恐怖,精神病患者最缺乏的是平等的社会机会。 调查显示:如果家中出现有精神病人,被访者认为是家人负担的占44.9%;认为家人有羞愧感的近7成;因此少与邻居打招呼,觉得有些抬不起头的占29.4%;被访者认为社会地位、生活、婚嫁等受到非常大影响的达44.7%;没有什么影响的只有14.1%。 融入社会 “利康”是社区的稳定剂 正因为如此,广州市残联与香港利民会共同合作,于1998年成立了广州市利康家属资源中心。7年来,在这4个建于社区的利康中心里,600多名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接受过中心的服务。这为病人创造了一个平台,免费为他们创造学习和交流的环境,重新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以利于融入社会。 在中心里,我们见到了今年33岁的阿军,他正在认真地使用着电脑。他头发已是半白的母亲流着眼泪说,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然而,16年前的一场事故使他的大脑受到了损伤,从此留下了精神分裂的病根。患病后,他渐渐断绝了与同学和朋友的往来。阿军在清醒的时候告诉妈妈,不希望别人看到这样的他。只有等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才会请他们饮茶道歉。 电脑学习是利康中心提供的免费活动之一,阿军在这里找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和重新学习的动力。妈妈有些欣慰地说:“如今,阿军在利康的恢复状况很好,这不,他迷上了电脑。” 梁炬处长说:“‘利康’这一类精神病人的康复机构及辅助性就业服务,实际上是社区的稳定剂。我市这些年来所开展的社区康复工作,已经将精神病人肇事率降到原先肇事率的1%。我们希望大家对精神病患者予以更多的宽容和关爱,对其康复工作增加理解和支持,欢迎他们进中心来参观,从了解中消除疑虑和担忧。” 正视现实 精神病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林勇强告诉我们,我省各类严重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由1982年的12.96‰上升到1993年的13.47‰,现在还在升高。而全省精神病科有床位1万多张,仅够一成人住院治疗,因此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散居于社会上。 林医生认为,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管是不是承认和正视,精神病人就在我们身边,亲友、同事或者熟人当中一定会有。而且,几乎每个人在某个阶段,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精神、心理问题。这种现象在高中生、大学生、公司白领、高薪阶层更加明显,很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症或精神障碍。我们应该留意身边,关心、帮助身处精神危机困境中的他们,在其想自杀、丧失理智的情况下进行危机干预;在其康复期间扶一把、拉一把,他们就会回复到正常人。 过去,人们都把精神病单纯看作是生理问题,需要医学治疗。许多家庭或基层政府对狂暴的病人甚至用绳链捆绑,或关进铁笼。 省残联康复部柯沫夫部长介绍说,精神病人有一个特点:很多病人未意识到自己患有精神病;或者由于顾忌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而不敢承认自己是精神病人。这就如同藏在社会中的定时炸弹。精神病人肇事具有突发性,肇事率每年超过千分之二,因触犯刑事法律要通过鉴定的超过1000例。但之所以肇事,正是因为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是治疗中断。其实,精神病人的肇事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我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级政府、残联和卫生部门就开始“解锁工程”,从而建立精神病的社区康复体制,先后在57个县市铺设社区和家庭的防治网,覆盖2750万人口,检出率为5.18%。防治网的网底是由患者家属、乡村医生、村居委会干部三个部分组成的“监护小组”;中层是街道、乡镇的干部、医生;再上是市一级的机构;最上是省残联。目前一共有16万重症病人、贫困病人被纳入监护和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和医疗效果,达到“治好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片”。如新会区30万人口中登记的精神病人达1000多人,过去每年都发生3宗由病人所致的刑事案件,但进行5年的防治工作以来,仅发生一例。 调查摸底 持续不断地治疗和康复 我省精防工作创出并引进不少富有特色的先进经验,如建立“精防日”制度、社区家庭医疗制、“工疗站”、“农疗站”、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等等。 精神病科医生认为,精神病人起码需要3年系统治疗,期间不能停药,有的人还需要终身服药。而在农村,精神病往往是被歧视和忽视的。病人不到非常狂暴状态,不到医院看病;有一些病人吃过一段药就停药,这就容易发生肇事的情况。而在我省首创的“精防日”,就是在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设立精防康复点。一个乡镇或社区每个月指定一天,由精神病专业医生为患者诊断、开药,这样令患者“有病可治,有药可吃,有人可护”,持续不断地得到治疗和康复。在中山、东莞、汕头,由政府负担“精防日”的大部分医药费。 东莞市从2003年起,为精神病人建立档案和监护制度。全市检出精神病人9325人,成立监护小组9000多个,各镇以30天为一周期定出“精防日”。该市还向社会发放了《精神病知多少》等资料,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在社会上形成理解、关心、支持精神病人康复工作的社会氛围。如今,病人的显好率达80%以上,几年来无较大肇事祸事发生。 5月24日我们来到寮步。当天上午11时,市和镇医院的2位专科医生已经为31人看过病,估计到下午要治疗60多人。精神分裂症患者阿云,由丈夫和弟弟陪着来看病。她从1997年开始有思维混乱、自言自语、烦躁吵闹的症状,生活不能自理,人际关系紧张,但她不承认自己有病,也拒绝看病治疗。在被列入“精防日”治疗名单后,她经过两年的有效治疗,生活已能自理,而且在村委会和残联的帮助下,还成为一个公司的清洁工。这天,医生一方面告诫她仍然要坚持服药,另一方面为她打了长效针。她随后平静地回家。 图: 东莞寮步的这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两年有效治疗,生活已经能够自理。 林亚茗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