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到了成都进了迷宫 成都,来了就迷路的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0:23 新华网

  “我到了成都,就进了迷宫,天天要与迷路较劲。”首次到成都出差的山东业务员张守帅向记者反映,由于地图不详细,公交报站不规范,指路人都说成都话,这可让他吃够了苦头。

  到了成都进了迷宫

  “地图不详细,让我找不着北,你看这两张地图有什么区别?”张守帅向记者出示了两张地图:2006新版成都城区详图和成都市街道详图。记者粗略一看两图上面全都注有详细的街道名,行政区划名,于是纳闷:“没什么不同啊?”

  “前者没有街道索引,后者有,这就是最大的不同。”5月15日,张守帅从机场进入成都市区第一件事就是买地图。他要到高升桥,但地图没有索引。“我连高升桥在成都的哪个方位都不知道,叫我先从中间看起,还是随便选个方位找起呢?”为此,张决定再买一张地图,但他失望地发现大多数报亭摆放出来的地图都没有街道索引,直至在天府广场附近一地摊前他才寻到有索引功能的地图。

  “公交报站不规范,让我坐过了站。公交售票员报站时说普通话太快,随后全用方言与人交谈。”张如此形容成都公交售票员。“车上拥挤嘈杂,哪容易听清。第一次坐公交到磨子桥,就一口气坐到了章灵寺,害得约在川大北门见面的老同学足足等候了半小时。”此外,有的售票员报站不用扩音器,有的根本就不愿说普通话,随后几天的观察让张十分无奈,但也有了应对之策:先在站台上看清线路,然后数站,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口问售票员。“这办法倒管用,只是一坐上车就悬着心怕坐过了站。”

  对比外地差距多多

  张先生的遭遇是否仅是个例?记者走访调查了部分在蓉的外国人、外省人、本省外地人。令记者意外的是,迷路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每个采访者的身上。谈起迷路经历,对比香港、深圳、青岛等的公共服务功能,被访者觉得成都仍有距离。

  “在香港进入机场就有中英文两种交通详图,公交出行指南免费取用。来成都花钱买,买的图还不详细。”张守帅说。

  西安电视工作者刘玉说:“成都的交通布局与北方不同,是点状发散的。成都不仅没有针对这个特点设置交通指路牌,而且没有在人流较多的地方设置全城地图,这样迷路的机会就大多了。”

  眉山司机胡朝军说:“成都交通瞬息万变,不是这里不能走了,就是那里改单行,几天不到成都,开车就会打转转找不到地方。”

  威海公务员吴建说:“成都有的公交同一条线往返不同站,等我发现到不了目的站时,已经迷路了。”

  “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英语双语报站可能更好。”一位在人民南路拿着地图寻路的瑞士留学生建议,“由于语言障碍,我都不敢坐公交车。在成都的外国人现在不少了,不应忽略这个群体。”

  成都城不只属于成都人

  记者顺着红星路徒步向南经过四个书亭,经观察,有三个书亭没有摆放地图,另一个书亭摆放地图但其上没有街道索引。在一环路某书亭,记者要来一份2006年新版成都交通旅游图,也没有街道索引。

  就公交车报站问题记者对市民随机采访,也显示出成都市民的城市意识亟待开阔。

  董刚(公司职员):坐公交车的都是上班族、学生一类的本地人,报成都话大家都听得懂。

  龚明(退休干部):报什么英语啊,人家外国人哪个来挤公交车嘛。

  “成都人口流动不频繁,造成市民意识本土化。”四川大学张小元教授说,“这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公共设施的建立,并最终决定了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形象。”他感到忧虑:“成都难道只属于成都人?这与大都市的定位非常不符。” (完)四川日报讯(实习生胡炼、记者罗仁容)

  ■相关稿件

  来源:四川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