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七成高考生服“药”的“病根”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1:06 新华网

  欧木华

  法制晚报联合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有关高考生的调查显示:七成接受网上调查的高考生会为了提高成绩而服用药物和保健品;六成被调查者认为服用药物和保健品真能提高考试成绩;六成打算服用药物和保健品的考生认为,兴奋剂比补脑药品更有效;甚至有七成高考生愿以药物副作用来换取高考成绩的提高。(《法制晚报》6月5日)

  幻想通过服“药”来提高成绩,不过是考生及其家长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病急乱投医”。一方面折射出与高考制度相适应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高考保健品市场的泛滥。

  高考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命运,这种考试的残酷性,让考生和家长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总是说要用“平常心”面对高考,可“平常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说有就有的。在如何正确面对高考以及高考之后的问题上,我们需要科学机构给予考生和家长心理疏导,但这样的科学而又权威的机构,我们实在是寥寥无几。

  高考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考试,而是涉及面广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高考制度只包括报名、考场、阅卷、录取等程序和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高考制度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这里的社会责任应该既包括考前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也包括高考之后对考生心理宣泄的科学引导。有资料表明,高考后两周内,往往是高考考生们心理出现问题的高发期,一些考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杀者有之,攻击他人者亦有之。对于这些因心理失衡而引发的问题,我们的高考制度并没有提供一种预案,甚至根本就不认为这和高考制度自身有什么关系。

  高考制度没有提供配套的心理辅导、疏导机构,这样的制度实际上不完善的,是跛脚制度,这也让一些保健品以及药物厂商钻了空子。在对考生和家长们的错误诱导中,这些厂商们都赚了个钵满盆溢。批评考生家长们没有“平常心”、对药物迷信、盲从,没有头脑等等固然快意,但这又何尝不是高考制度自身的“悲哀”?诚然,这里面也有不法厂商们唯利是图,误导考生的因素在作祟,但更重要原因还是高考制度本身,在科学缺位的地方,迷信总是会占据上风;在规范失衡的制度下,盲从往往成为主流。七成高考生服“药”的“病根”在谁?不在别人,就在高考制度本身。

  相关文章:

  新华网评精彩辩论:

  正方观点垄断行业工资凭啥是普通职工10倍

  反方观点年薪15万?电力职工比窦娥还冤

  

  正方观点做房奴活该

  反方观点房奴是开发商操控房价造成的

  正方观点想唱就唱,谁也管不着

  反方观点毒害青年应取消

  正方观点“让公务员买得起私车”何错之有

  反方观点“让公务员买得起私车”错误很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