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山花木俏悬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1:09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高山花木俏悬岩

  

高山花木俏悬岩
本版撰稿 黄剑跃 徐文燕 摄影 王勇

  悬岩,因村后罗城山上一座硕大无比的鹰嘴岩而得名。以前,悬岩村以拥有1亿立方米的花岗岩资源而自豪,家里造的房子、脚下踩的台阶都可以看到花岗岩的影子。而如今,

深谙可持续发展之道的悬岩人早就停止了对花岗岩的开采,把目光投向了花木种植等经营项目上,他们开始告别贫困。

  【村镇名片】

  四明山镇位于余姚最南端,与鄞州、奉化、嵊州、上虞四地相邻。全镇总人口11960人,下辖12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四明山平均海拔7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有“夏天是凉风习习的莫干山,冬天是白雪皑皑的长白山”美称。四明山镇作为“中国红枫之乡”和“中国樱花之乡”,以红枫、樱花等为主的花卉苗木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明山镇悬岩村现有175户人家569人。2005年村级集体收入11.67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504元。村民收入以板栗、花木、茶叶、樱桃等为主要经济来源。

  【边界逸事】

  1961年以前,悬岩村隶属绍兴上虞地区,随后因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划归余姚。村民讲话都是上虞口音。

  悬岩村盛产板栗,但是目前名气不太响,而上虞由于有一个中国板栗生产基地而声名远播。悬岩村的板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上虞的销售渠道赚钱。同样,悬岩村还产有大量的樱桃,由于口味超过上虞,每到樱桃成熟季节,上虞人就成群结队跑到悬岩村来品尝美味的樱桃。

  【乡村致富经】 在悬岩村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上,记者看到了屏风山水电站,两台装机容量分别为400千瓦和20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发出“隆隆“的巨大轰鸣声,村民芦绍忠在一旁“监督”着机器的运转情况。

  村委王克俭告诉记者,四明山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山高沟深,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1987年,悬岩村和镇里联合筹建了水电站,1989年正式投入发电,投资100多万元,发电后接入华东电网,主要供应余姚、宁波等地。

  电站有4个人轮流管理,今年40岁的芦绍忠恰好轮到值班。从水电站建成至今,芦绍忠在这已经度过了16个春秋。

  芦绍忠说,水电站的工作虽不繁杂,但一点都马虎不得,这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水电站目前每年给村里创造着15万元的收入,遇到雨水充沛的年份,水电站一年的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

  【乡村聚焦】

  花木种植走上脱贫路

  “不搞怕失去良机、搞了又怕花木会当柴烧。”这样的心理曾经长时间困扰着悬岩村的村民。不过,记者在村里看到村民王春校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村民对花木经营的踌躇满志。

  6月2日下午,记者在海拔近400米高的花木林里“逮”住了41岁的王春校。脸庞黝黑、裤腿卷得老高,这是王春校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几天一直在樱桃树林拔草,这草可长得真快,拔过没多久现在又长那么高了。”作为村里的电工,王春校除了负责村里的电路维修工作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他的花木林里。

  王春校一共种植了466平方米的花木,樱桃树和红枫各占一半。四五年前,他以每株0.16元的价格买下的小苗木如今长得老高了。“樱桃树开始长果子了,又多了一笔收入”今年4月樱桃成熟季节,王春校收获了325公斤樱桃,以每公斤18元售出,卖了近6000元。

  “我的技术还是不错的,成活率在七成以上。”王春校显得自豪。今年4月,他以每株1.2元的价格出售了5000株樱桃苗木,而稍大一点的红枫树苗每株的价格卖到了20元。

  王春校是悬岩村村民的一个缩影。走在悬岩村,记者发现山上山下、屋前屋后、院里院外都见缝插针种着樱桃树、板栗树、红枫等花木。“我们村发展花木还是比较晚的,其他村早就靠这发财了。”村支部书记王柏水感慨。当时,看到四明山镇东部乡村利用花草苗木致富后,悬岩村才奋起直追,现在总种植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要是再早两年发展花木,村民手里的钞票会更多!

  樱桃是悬岩村经济的拳头产品,现有种植面积8660多平方米。今年以来,悬岩村共摘得樱桃5000多公斤,创收10余万元。如今,悬岩村又引导农户发展特色水果基地,通过土地整合、调整,目前已连片种植樱桃6666平方米,同时村里还出台补助政策:每平方米每年补助3元多,连续补助3年。

  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6月3日上午9点,记者正在村中采访,突然听到村里传来“铿铿镪镪”的锣鼓声,一声声高亢激越的唱腔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谁家有什么喜事啊?”记者马上循声赶过去看个究竟。

  一会儿工夫,循着声音,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大会堂。大会堂的舞台上,6个老者围坐在一起忙着排练,锣、鼓、大钹、小钹、二胡、唢呐、土琵琶全都使上了,有几个老人还同时操作两种乐器———他们是悬岩村的村民乐队,准备参加下个月举行的四明山镇村落文化表演比赛。

  “平常要去干农活,早上有空或是遇到下雨天,我们就在这集合练习。”65岁的王柏钿是乐队中年纪最大的,他负责打鼓。“以前从没玩过这玩意,乐队组建后才摸索起来的,偶尔上虞的师傅会过来指导一下。”虽然接触乐器没多久,但他随着敲鼓的节拍而不停地摇头晃脑,看起来还真像回事。

  和所有的乐队一样,悬岩村村民乐队也有主唱,那就是61岁的王美校老人,记者老远就听到的歌唱声音就是出自他口。“下个月就要参加比赛了,我要唱一段绍剧《新农村,新面貌》。”“绍剧还有这个剧目啊?”记者这么一问,老王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们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

  悬岩村妇女主任告诉记者,以前悬岩村有个绍剧团,但后来剧团解散了。如今,村民的腰包鼓了,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就更多了。去年底,6个老人就自发建立了这么一个乐队。现在,村里遇上红白喜事,乐队都会去演奏一番。今年3月份,村里22岁的小伙肖雄华征兵入伍,老人乐队还在村口专门为他演奏送行。

  记者注意到,老人乐队排练的大会堂也颇为气派:占地600多平方米,安装有426把统一座椅,有三层楼高,里面卡拉OK等各种文化设施一应俱全。高山上的小村落,这实在出乎意料。“脑袋和口袋要一起富,文化建设搞上去了才能赚更多的钱啊!”这是村支部书记王柏水决定建造大会堂的理由。

  这个大会堂是原先村里的稻谷加工厂和茶厂,于2005年春节投资60多万元建造完成的。王柏水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请戏班唱戏一定得把握好天气情况,遇到下雨天戏肯定看不成,但现在无论刮风下雨,往大会堂里一坐就能自在地看戏了。

  今年正月,村里就邀请了慈溪的戏班在这里好好表演了一把,“从正月初一到初三,连续唱了三天,大会堂里的椅子都不够坐了,晚来,村民都是从家里拿着椅子坐在过道上看的。”王柏水说。

  【晚报活动】

  文具送给山区孩子

  

高山花木俏悬岩
6月2日下午,刚过完儿童节的悬岩村25位小学生又收到了一份礼物。此前,得知“走进边界乡村”采访团将到悬岩村采访,浙江广博集团主动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表示要为这些偏远山村里的小学生送上精美的文具。文具一送到村委办公室,村里的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涌了上来。“那本相册好看。”“我要这本笔记本!”看着眼前一大堆漂漂亮亮、颜色鲜艳的笔记本和相册,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挑得眼花缭乱的同时,心中也乐开了花。

  本次捐赠活动,广博集团共为悬岩村小学生送出了60套文具用品。此外,另有70套文具送给了四明山镇小学的贫困学生,总价达3000元。

  义诊白内障患者

  

高山花木俏悬岩
为了让悬岩村患白内障的老人重现光明,6月3日,江东眼科医院的医生乘坐2个半小时的汽车,来到海拔近500米的山上,为村里白内障眼病老人诊病,并从中选出了患有严重白内障眼病的一位老人,为他免费治疗直至恢复视力。

  今年已是72岁高龄的老汉王友法,10多年来受到白内障的折磨,走路都要拄个木棍。江东眼科医院主治医师周何定给王大爷做了初步诊断,认为他不仅患有白内障,还有因沙眼引起的倒睫。“到时还要来我们医院做一个彻底的检查,如果最终确定是白内障,我们将为他免费实施手术。”周医生说。

  慰问老党员

  

高山花木俏悬岩
6月3日上午,宁波晚报党总支采访支部党员来到悬岩村,为村里王维甫和王维丰两位老党员送上了食用油、牛奶、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和慰问金。今年77岁的王维甫至今未娶,年轻的时候为村里造水库、修建道路做出很大的贡献,如今寄居在侄子家里生活。而88岁的王维丰眼睛患上白内障,常年卧病在床没法下地,惟一相依为命的儿子也是双目失明,日子过得异常艰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