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过洋节:送玫瑰,还是送排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2:00 光明网
涂玉国

  五月十四是母亲节,一些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对国人进行了善意提醒,要我们大家不要忘记了母亲的养育之恩,要对母亲献上自己的祝福与感谢。这种善意的提醒,来自与电视台的随机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最需要什么。

  然而,在这种骟情的提醒背后,也有着一种不应忽视的背景,就是母亲节是一种“

舶来品”,这种洋节登陆中国毕竟没有几年,如果以一个简单的随机调查结果,以普通人对待过母亲节的态度,来衡量中国人对母亲的感情,我觉得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枉自菲薄的。

  对于中国人过洋节,笔者也和不少人一样,向来没有多大好感。

  然而,对于过母亲节,笔者的看法却跟其他洋节不一样,因为母亲是伟大的,不管她是洋母亲,还是中国母亲。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是只管付出,不要回报的。给母亲过节,可以培养子女的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国人自古就讲究报恩,并将报恩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尺度。因此,过母亲节,应该说也很适合中国人的心理,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对于怎么过母亲节,这个问题却值得探讨。

  我的一个女同事,在母亲节那天,兴高彩烈地给母亲买了一把鲜花,送给母亲,原以为母亲会很欣慰,还会夸奖她一下。没想到母亲接到女儿送的鲜花后,却心痛地说,花这个冤枉钱给我买把花,还不如给我买几斤排骨。这让女同事听后,哭笑不得。

  对于同事的母亲,我们不能说母亲不浪漫,也不能说母亲太扣门,毕竟她们这代人,在中国是饱受了苦难的一代,她们这些人,对生活的态度更实际,也更理性。

  其实,同事的母亲对待女儿过节送花的态度,虽说可能个别,但笔者却这种情况,真实的反映了国人对待过洋节的态度和生活习惯。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随着信息交流越来越广泛,随着世界渐渐变成“地球村”,洋节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追捧,并有一些洋节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的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异常红火的情人节、被商家爆炒升温的圣诞节等,就是典型的实例。以至于引起了众多国人关注。

  今年情人节后,新华社等国内众多媒体都转载了多篇春节不抵圣诞节、情人节的文章,有识之士也不由得惊呼,应该尽快保卫我们的传统节日了。河南一位民俗专家,更是在网上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更是引来一片热捧。

  在众多有识之士声讨洋节和呼唤保护自己传统节日声中,引来了更多国人的认同。然而,我们在赞赏这些人的爱国之心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冷静地反思一下,对待洋节,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呢?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尽管反对洋节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洋节却仍然有着越来越火的趋势。这就说明,堵是堵不住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疏浚引导、正确看待。

  在这个方面,韩国人对待端午节的态度,可以借鉴。早在去年,一些报纸,就刊载了中国的端午节在韩国被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引来了国人的一片喧哗,一时斥责之声不绝于耳。然而事情过去之后,冷静反思一下,韩国的做法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为什么一个起源于中国的节日,能在外国落地生根,并为外国人所接受呢?据介绍,端午节在韩国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并在当地形成了一套相当隆重的纪念仪式,仪式中有很多韩国特色,而被韩国人所接受。再反观国内,流传了几千年的端午节,至今仅限于吃吃粽子,插插艾蒿,洒洒雄黄酒而已。传统的东西如果不发展,仅留在历史中睡大觉,终究会被人们淡忘的。

  韩国人对待中国节日的态度,可以让国人学习借用,也以此种心态来对待洋节。既然年轻人接受洋节的趋势不可阻挡,完全就可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而不必过度悲观,过度担心。并且洋节的本身,有很多东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我们应该多想想洋节到了中国之后怎么办,而不是想着如何赶出去的问题。

  否则,一味阻挡的结果,只能使洋节“变味”,最终变得不伦不类。据了解,情人节在国外,有着很多内涵,母亲、妻子、女儿都可以称为情人,并且外国人过情人节,送的东西也很简单,而情人节到了中国之后,就被一些人异化为“婚外情”、“一夜情”之类“情人”了。

  中国和外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消费观念等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过洋节,我们不可一味照搬。比如,过母亲节时,我们不一定要提倡给母亲送玫瑰,也不一定就要送排骨,而完全可以让母亲休息一天,子女回家团聚一下,孝敬一下母亲。或者我们不给母亲不鲜花,可以送衣服、送保险、送健康等之类,更实用的东西。

  因此,笔者以为,问题不是能不能过洋节,而是如何让洋节中国化,本土化,特色化,去粗存精,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让洋节更符合国人的习惯。

  保护好民族的传统节日,固然十分重要,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管洋节,还是土节,关键看这种节日宣扬的是什么精神、倡导的是什么文化,这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