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刘效仁:警惕公共图书馆的"空壳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4:15 东方网

  湖南衡阳市珠晖区图书馆一年只有1000元购书费,仅够订几份报刊,添置新书几成奢望;目前馆存的2万余册图书里,也是上个世纪出版的居多,不少已残缺不全、破烂不堪。某些经济发达的县城虽然兴建了豪华图书馆,作为标志性建筑。由于缺少必要的购书经费,以致华丽的外表下包裹的却是一个“空壳”。值得忧虑的是,有馆有人却没书,门庭冷落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并不少见。(2006/6/7人民日报)

  十多年前,笔者第一次走进小城的公共图书馆,就被它扑面而来的寒伧潦倒惊呆了。询问有什么新书可供借阅,回答是好几年没购新书了。记得一种失望乃至绝望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公共图书馆还是很少有新书购进,比当初的潦倒更多了几分的寂寞。没想到,类似情况全国竟然如同一辙。2004年全国共有733个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总数的27.2%;西部地区县级图书馆由于多年未购进新书,书架上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书,需剔除下架的占30-60%。文化部有关领导曾经披露,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仅4亿册,人均0.3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元。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但国际标准却是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2004/10/6东方早报)这一组令国人尴尬的数字,直到今日,我还是把它拎出来,让我们共同尴尬一回。

  印度图书馆学家希亚利?拉马穆塔?阮岗纳早在1931年即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他自己的书;每本书有它自己的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美国图书学家则倡导“以最好的图书,花最少的时间,供最多的读者使用。”在我国,1903年的《浙江藏书楼阅书借书章程》开宗名义第一条即是:“书楼之设,原以为广开民智,造就人才,无论进士、举人、贡监、生童,但志在通知古今中外者,均准入楼阅书借书。”可以说无论其胸襟还是见识都具有了公共图书馆的精神雏形。(同上)随着时代进步和文化文明,图书馆的目标、功能越来越丰富,典藏、阅览、流通以至于成了直接交流的人性平台。公开公共、平等享有等,已成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共同精神。用学者的话说,“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民主政治的产物,它的存在能够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和求知的权利,从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公正。”以至于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就强调,必须立法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完全由公费支持,对社区所有成员实行同样条件的服务,对所有人免费服务。事实是,直到因特网成为公民阅读获取信息重要渠道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依然以公共的旗帜,向公民提供着公益性服务,体现着某种程度的公平正义和权利平等。

  遗撼的是,我国的图书馆离“公共”之目标路途尚十分遥远。一是它的门槛很高,还不是每一个公民都可能享有的公共产品。比如它将读者分成了三六九等,普通公民包括职工、农民往往被拒之门外,图书馆作为保障基础信息公平的主体严重失职。二是馆藏严重不足,图书资源稀缺,尤其是新书资源几乎枯竭。许多公共图书馆剔除了上世纪六七下年代的假大空书籍,所剩寥寥,使其很难发挥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接受文明熏陶和享受信息公平的公共功能。三是科技含量不高,尤其是借阅的网终化以及数字图书馆还属于奢侈品,也就是说,由于我国的文化设施和科普投入整体不足,文化设施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公共休闲生活的层次和品质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陈旧和单调,直接影响了公民的文化消费和精神需求。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文本的阅读仍然是公众获取知识营养的最重要的渠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世界未来竞争的主动权,非坚持电视、因特网等娱乐性消遣之外的文本阅读不可。沉溺于感官娱乐中,公众正日益失去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尤其是读书氛围的消散,国民读书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长此以往将是一个民族的大悲剧。在这样一个情境中,我们理当重申阅读文化与文学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理应在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增加公共购书经费,优化图书资源,无疑是当务之急。应把图书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系,并建立该经费随财政收入增长和书价上涨而逐年增加的机制。有消息称,我国大多数的地方存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我倒是希望地方的官员们省点钱挤点财,把公共图书馆当作政绩工程做大做强。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刘效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