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 通往大学的路上车水马龙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6:01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闵捷、郎秋红、栾翔)7日是高考第一天,北京一些位于闹市区的高考考点都实行了交通管制,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里,正在滚动播出“高考路况”。 由于今年全国有95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880万人,创历史新高,所以“高考日”不仅局限于考生和家长,而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长春,今天是个阴雨天,早上8点,记者来到长春市东方实验中学考场。学校的大门外已经聚集了上百位家长和学生。家长们正在抓紧时间做最后的叮咛,一位父亲冲着儿子的背影喊:“如果觉得紧张就做个深呼吸!” 在天津,17岁的高三学生蓝儿骑车赶赴考场。不久前,蓝儿的母亲蓝水怡撰写的“儿在高三”博客日记引领新浪网“高三家长博客圈”,点击率短时间内突破150万次。作为参加高考的主角,蓝儿说:“我的心情很放松。我一直在享受高三、享受自己的成长过程。只要努力了,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作为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考一直被考生和家长们格外地关注。圆一个“大学梦”,特别是“名校梦”,曾经被认为是走上“精英之路”的开始,而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增加、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定位也从“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但这个社会心态的转变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5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5月25日,教育部宣布,今年国家下达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增长幅度不能超过5%,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计划,不能突破。随即,众多高校表示今年招生规模将与去年持平。 从1999年教育部实施高校扩招,6年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08万上升到504万,目前高等院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而中专生、技校生在就业市场上却供不应求,令教育决策部门反思高等教育到底是务实还是务虚的问题。 2006年,中国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达413万,与上年相比增幅达22%,而全国对于高校毕业生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减少22%,这意味着,将有六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岗位缺口。随着人数众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受到多方关注。 为了避开扩招后的就业高峰,很多本科生选择考研究生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砝码,于是“考研热”迅速升温,但是硕士毕业生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 尽管如此,走在高考路上的“千军万马”依然执着地奔着心中的目标而来。“十年寒窗,这是最后一锤子买卖了。能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就有了就业的保证,关系孩子一辈子啊!”一位等候在考场外的天津考生家长说。 采访中,许多家长表达了同样的心声:高考成绩依然与孩子升学及日后就业密切相关,“一考定终生”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完)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