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我们不是“玻璃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8:00 光明网
廖保平

  刚生完孩子,婴儿用品广告已经抢先一步进了家门;刚买了新车,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打来推销电话;接受了某项市场调查,就会收到很多莫名其妙的促销广告或“骚扰”电话;甚至刚离婚不久,立刻就有婚介所打来电话争做“红娘”……(2006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5月30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新闻中

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400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9.8%的人经常收到这样一类电话、短信或者信件:确实是找自己的,但自己从未给这些机构或者个人留过联系方式;53.7%的人表示只是偶尔收到,表示从未收到过的只占6.5%。

  能够逃此“命运”的人毕竟少数,更多的人变成了玻璃人。我所说的玻璃人不是指医学上的一种病,也不是身体晶莹透明,肉眼能看透的怪人,而是没有隐私,或者说隐私,比如联系电话、身份、工作单位、感情生活、衣食住行被人看得一清二楚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被别人尽收眼底,否则就不会出现“刚……就……”的事。如此,细细想来不禁有点后怕,这些你十分陌生而又对你熟悉的“别人”,站在暗处,而你站在明处,你看不到他们,也不了解他们,而他们把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能还叨着一支烟诡秘的笑,不禁全身寒颤起来,要是他们起了坏心,劫财劫色加害自己岂不是易于反掌!

  可是“别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呢,最起码,自己的联系电话、身份、工作单位、感情生活、衣食住行等等怎么会被“别人”了如指掌呢?因为在这个社会,人们在买车、买房、看病、购买保险、办理银行卡和会员卡、报名考试、求职甚至征婚时都不免会留下详细的个人资料。出于利益的诱惑,有些人就把这些信息作为商品交换了出去,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你活得好好的,哪天有一个人给你打电话推销墓地也不用不着感到惊讶。

  曾经网上流传着一个明星大全一样的通信名录,一时惹恼了不少的明星,引来不少的争论。据说还有人专门搜罗国家部委机关管事的人的姓名、职务、电话等等,做成名录在网上叫买,听说需求者众。至于五花八门的名人名车车主名录、各行业老板名录更是多的很。此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做生意的人没有客户,或不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如何能量体裁衣呢?不过,我倒是没有见过有人对穷得叮当响的人感兴趣的,更没有见过有人为穷得揭不开锅的人造个名录出来。普通人多少还有点可资利用的价值,于是,虽然还达不到造名录的规格,但还是为一些公司所“牵挂”,生了孩子,赶紧推销婴儿用品,离了婚,立刻争做“红娘”。

  可是在商人的逐利行为中,很多人变成了玻璃人,明星名人变成玻璃人,只要透明有度,就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其言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导向性的,因而其隐私权的受保护程度要比一般人低,国外对政治家的隐私权保护就非常有限,因为公众有权知道他们的隐私。但是把普通人搞成玻璃人,就不止是“骚扰”或为一些人用来作为诈骗、犯罪的工具那么简单,还会造成一种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那种把人置于无时无刻不被人窥视的处境,给人带来的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