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间业余艺术团体期待闯出新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2:46 大江网-江西日报

  

民间业余艺术团体期待闯出新天地
民间业余艺术团体期待闯出新天地
井冈山剧院演出现场。本报记者海波摄

  “打竹板,震天响,我们个个精神爽,构建和谐新南昌,我们湾里争先上……”近日,南昌市民间艺术团队优秀节目汇演,30多支业余艺术团体齐聚井冈山剧院,表演了60多个节目。人们惊叹:“下里巴人”的演出水平超乎想像。

  演出

  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连续三天的汇演,小小剧场座无虚席,连走道上都站满了观众。演唱、舞蹈、小品、相声、健身操、时装表演、现代舞剧、乐器演奏等节目,丰富多彩,以至于许多观众都不敢相信,台上的表演者都是来自社区、工厂的邻里街坊。据主办单位南昌市群众艺术馆估计,每天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不下400余人。

  而对于许多业余演出团体来说,像这样热闹的演出场景,他们会经常遇见。4月28日晚上,南昌市好朋友业余艺术团在新建县心怡广场演出。开演前,广场上聚集了好几百号人,爱热闹的小孩都爬上了舞台。团长陈满意说,这还不算什么,有一次他们在丰城市段潭乡演出时,人山人海的观众,一起挥舞着荧光棒,如痴如狂,“感觉就像到了《同一首歌》的演出现场”。观众的热情也给业余剧团的演员带来了快乐和满足。业内专家认为,业余艺术剧团表演水平虽然远不及专业团队,但它方便群众参与,内容贴近普通百姓,观众也就更容易受到艺术表演的感染。

  生存

  自生自灭令人忧

  虽然业余艺术团体扎根社区,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自生自灭的状态却令人担忧。一位熟悉南昌市民间业余艺术团体发展的人士回忆,1997年前后,南昌市曾涌现过众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业余艺术团体,如光彩、鹃花、长青等,但是没过几年,许多业余艺术团体就解散了。如今南昌市具有一定规模和演出水准的业余艺术团体所剩无几。

  经费是困扰许多业余艺术团体生存的关键。由于业余艺术团体的乐器、服装等都由团员自备,演出又往往没有报酬,因此,热闹过一段时间后,许多业余团体不得不解散或者名存实亡。“排练场地、演员服装、交通、乐器等都需要钱,没有经费很难坚持下去。”作为资深“票友”,江西省高校京剧促进会会长李和平深有体会。经费缺乏也导致了许多业余艺术团难登“大雅之堂”。据南昌市群众艺术馆介绍,此次民间艺术团体优秀节目汇演之所以选在条件简陋的井冈山剧院,原因就在于经费不足。

  成员年龄偏大也是许多业余艺术团体难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次汇演,30多支业余艺术团体中,绝大多数人员是中老年人,尤其以中老年妇女居多,有年轻人参与的业余艺术团体寥寥无几。

  出路

  寻找与市场的结合点

  民间业余艺术团体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够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05年9月1日文化部颁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其中规定,任何民间剧团和个人都可以申请演出许可,南昌市文化局社文处涂远忠处长认为,这首先为业余艺术团体的发展解决了政策瓶颈,剩下的就是他们如何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百姓,群众喜爱的优势,找到艺术表演与市场的结合点,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空间。

  南昌市好朋友业余艺术团从1997年3月成立至今,通过为企业开张表演,配合主题宣传,节假日到农村社区演出等形式,已经演出300余场。利用主办单位给予的少量报酬,他们添置了3万多元的服装、灯光和音响等设备。9年来,加入好朋友艺术团的人员已经达200余人,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王东林所长认为,由于业余剧团成员各自有“谋生”的职业,因此他的演出成本很低,只需要少量资金资助,就能生存下来。因此,有远见的企业应当给业余艺术团体一定的资助,同时,还可以通过业余剧团的表演,扩大企业知名度。

  本报见习记者李冬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