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泉的亚洲外交如何谢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3:05 环球时报

  

小泉的亚洲外交如何谢幕
6月5日,日本与中亚国家在东京举行了外长会议。“谢幕演出”十分隆重

  日本人有一种“樱花情结”,他们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不是其盛开的季节,而是它凋谢的那一天。因为樱花凋谢有个特点,一夜之间,所有的花会全部凋谢,几乎没有谁留在枝头。在日本文化中,这种现象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人在片刻的辉煌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就应毫无留恋地选择离去。

  在日本政界,这种观念同样存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于今年9月卸任,他为自己准备了隆重的“谢幕演出”。6月29日,小泉访美时将受到“元首级”接待(日本的国家元首是天皇),并会破例被允许与美国总统布什同乘“空军一号”由华盛顿飞往田纳西州。7月中旬,小泉还将飞往俄罗斯,参加八国峰会,以此来告别国际舞台。为了烘托气氛,小泉甚至要求内阁成员到日本阁员从没去过的国家访问,进行“战略出访”。据统计,这样的国家多达82个。而在所有这些“谢幕演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泉政府亚洲外交的突然“转向”。日本近来一改强硬姿态,向亚洲国家频频示好。人们不禁要问,在剩下的3个月里,日本的亚洲外交真的会发生重大转变吗?

  麻生太郎亲自为中国学生接风

  日本的转变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猝不及防。5月17日,200名中国高中生组成的访问团在日本受到了热烈欢迎,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居然破例出席了欢迎大会。当时本报记者也在场,发现麻生表现出了少有的亲切与和蔼。他不仅与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热情交谈,还在讲话中大谈中日友好的重要性。现场的日本外务省官员说,麻生的讲话说明他并不是反华的人。但也有日本外交官认为,麻生是为了赢得即将到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才“转变角色”的。5月23日,麻生太郎在卡塔尔会晤了中韩外长,希望改善与两国的外交关系,并希望早日恢复中断多时的日中首脑会晤。

  进入6月,日本开始全力向亚洲国家发动攻势。6月1日,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为改善日中关系,日本政府考虑恢复对中国的日元贷款,并争取在月内重启日元贷款的具体项目。6月2日,日本决定在未来3年内对老挝提供28亿日元的无偿贷款。6月3日,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表示,日本希望与中国加强军事交流,以改善恶化的日中关系。6月4日,日本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在NHK等3家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示,将努力避免靖国神社问题演化为深层次的外交矛盾。当被问及他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时,他表示“无可奉告”。同一天,外相麻生公开表示,日中、日韩关系已经得到了修复,正向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当天的两条新闻也引人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称,日本政府正在积极与中方协调,讨论在八国峰会期间举行日中首脑会晤的可能性。《产经新闻》则报道称,6月17日,日韩将恢复两国国会议员间的足球比赛。这项赛事曾因日韩关系恶化而中断。6月5日,日本与中亚国家在东京举行了外长会议。此间媒体认为,日本有意向中亚国家提供大量经援,一方面是看中了中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另一方面是想“进入中亚、牵制中俄”。6月6日,日本外务省计划与印度联合召开“日印共同研究会”,研究如何强化两国关系……短短几天,日本的外交“触角”似乎要伸遍整个亚洲,那么,日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小泉流”为何“改道”

  小泉纯一郎上台后,无论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都特立独行。因此,有人把小泉的外交政策称为“小泉流”。其中,日本亚洲外交的失败始终是小泉政权的一块心病。5月10日,日本媒体指责小泉的亚洲外交十分失败,小泉被气得面红耳赤,并当场反驳说那是偏见。那么,日本是不是在四处碰壁后,主动调整了对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日本著名媒体的评论员,他说,日本的转变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美国对日中关系的态度越来越明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已向小泉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恢复日中关系很重要。美国议员甚至表示,小泉要想在美国国会演讲,就需明言不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为避其锋芒,日方曾传出小泉将不去美国国会演讲的消息。但也有人透露,为了将自己的政治生命推向“最后的巅峰”,小泉不会放弃在美国国会演讲,因为很多“青史留名”的政治家在那里演讲过。为此,日本政府需要做出政策调整,释放善意,给美国国会和美国政府一个满意的回答,以换取对方给小泉的“特殊待遇”。

  其次,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压力很大。近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瑞典首相佩尔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人明确反对小泉错误的历史观,要求日本改善与亚洲国家的关系,这在以往并不多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日本是个岛国。岛国与大陆国家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它无法自给自足地生活,它要通过“交际、交易、交流”才能活下去。因此,外部环境的恶化对岛国来说绝对是有害无益。

  第三,日本国内压力变大。小泉上任伊始,因为对中国了解不够,以为中国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会强硬对待靖国神社问题。于是,他顽固地坚持参拜。结果日中之间出现政治危机。小泉虽然早就知道失算了,但碍于面子,再加上其特有的固执,只好硬着头皮僵在那里。这种冰冷的对立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小泉受到的指责和批评就越强烈。5月21日,日本内阁办公室公布的“社会意识舆论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日本国民要求改善日本对中韩乃至亚洲各国的外交关系。小泉身为民选首相不能不重视这种来自民间的强大呼声。而且,为了自己能够在下台后继续左右日本政局,小泉早已决定力推安倍晋三为自己的接班人。为此,他也只能顺应民意,摆出对亚洲邻国的友好姿态,给安倍创造良好的选举环境。此举不仅可以为小泉政权加分,也可以多少掩盖其过去的失误,为其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第四,日本积极推动亚洲外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在日本有很多人担心,如果日本政府继续在亚洲推行强硬政策,就等于把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中国。所以,日本必须通过“柔软”的亚洲外交和经济援助,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形成,并掌握绝对的主导权。

  “谢幕时刻”的变与不变

  对于日本近来的外交动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对外关系研究室主任金熙德认为,小泉政权的政策改变都是策略性的,不是本质性的。小泉的政策万变不离其宗,即推动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小泉自2001年上台以来,走的是国际上新兴的新保守主义道路。在外交上,这一路线唯美国马首是瞻。与战后日本存在的传统保守路线相比,它更激进,更意识形态化,且不惜动用武力等强硬手段推广自己的制度、价值观与国家利益。二战后,日本曾一度出现以吉田茂为代表的“保守本流”,其核心理念是要日本“轻武装,重经济,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所谓的“吉田路线”一直是战后日本内政外交的主流,其间曾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中曾根康弘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而遇到挑战。但中曾根以后的历任日本首相又回到了“吉田路线”。小泉的上台决定性地改变了日本二战以来一直信奉的“吉田主义”。小泉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与其上任后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即在国际上出现了以美国新保守派为主的新保守主义运动,在国内则泛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内政上,小泉正是巧妙利用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致力于推动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才使其势力凌驾于各派势力之上。现在小泉代表的是日本国内几派政治势力的合流,其中既有亲美国际派,也有包括石原慎太郎等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在内的民族主义派。

  既然有这样深刻的时代背景,小泉外交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即便是任期无多,他也不会放弃推动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努力。所以,小泉亚洲外交的改变,只是策略上和一些具体外交细节上的变化,是最近国际大气候的变化所致,并非小泉本人翻然悔悟。国际政治、舆论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了日本国内环境的变化。亚洲各国一直批评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但直到美欧也发出类似的声音后,日本人才感到大事不妙。日本这个国家,一直以来就对美欧的意见最为敏感,对于作为其近邻的亚洲国家反而有点麻木。美欧的批评使日本百姓和各界人士意识到小泉以往的这条路走不通了,因此也发出了要求小泉调整外交策略的呼声。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际压力,日本自我调整的可能性极小。但不管小泉的动机如何,日本外交的变化在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日本与邻国关系的缓和,有助于亚洲的和谐。不管谁是小泉的继任者,他都要收拾小泉外交留下的残局,特别是在历史和领土两大问题上。▲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本报记者 张 锋 姜亚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