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电影缺现实题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3:05 环球时报

  

中国电影缺现实题材
《夜宴》海报
中国电影缺现实题材
剧照

  在两个月前的旧金山电影节上笔者结识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影评人,这位美国老太太对中国DV电影《背鸭子的男孩》的导演应亮跷起大拇指:“你的电影,好!我喜欢。你比陈凯歌强,我看了《无极》……”她一边摇头,一边将跷起的大拇指倒转向下。的确,在许多美国人眼中,那些具有中国特色,让人了解真实中国的影片越来越难以在影院中见到。中国

本土的所谓名导、影星们仍乐此不疲于那些恢弘的“大片”。

  满城皆是造梦人

  《英雄》至少让人视觉震撼,《十面埋伏》就已令人啼笑皆非,到了《无极》便开始有些不知所云了。但这种耗资巨大、视听取胜、故事为辅、炒作先行的中国式大片正在相继出台。张艺谋在《千里走单骑》中满足了与偶像高仓健的合作之后,立刻回到了大片之路。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号称剧本取材于《雷雨》,但歌星(周杰伦)参演、谐星助阵(郭德纲为影片做宣传)的讨好之举已让观众对他的新作议论纷纷。以贺岁片起家的冯小刚,在首次执导大片《夜宴》之时竟然松了一口气,他说拍《夜宴》要比拍冯式喜剧容易,因为小成本电影需要努力想创意,而拍像《夜宴》这样的鸿篇巨制导演只要有控制力就行了。此番言论不知让冯小刚的影迷们对他这部“东方的《哈姆雷特》”作何感想。

  离平凡人生活越来越远

  中国电影的现状并不复杂。功成名就的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相继拉起高成本“商业大片”之旗,他们严肃电影尝试过了,国际电影奖也拿累了,自己被架高了,距离平凡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以至于表达寻常生活的《千里走单骑》、《和你在一起》、《天下无贼》也显得虚假了。

  另一批含辛茹苦却刚刚浮上水面的导演,如王小帅、张元、娄烨、顾长卫、徐静蕾等,则基本上都采取了怀旧政策,《青红》、《孔雀》、《茉莉花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晚也只吟唱到上世纪80年代,对现状讳莫如深,国内票房不见起色,只能以在国际上获奖证明自己的存在。再有一些年轻气盛,更加边缘化、理想主义的导演,以坦诚和冒险精神将一些低成本影片制作成饱满的现实寓言。如贾樟柯《世界》之前的作品,李杨的《盲井》,李玉的《红颜》,张律的《芒种》,以及上文提及的应亮的《背鸭子的男孩》。

  并未做到与世界同步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法国导演让·雷诺阿已意识到技术对人类和电影灵魂的威胁。他提醒我们技术应为我所用,而非控制自我。不幸的是,电影的发展命运被他言中,今日之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工业,热衷于制造无生命、无灵魂、只有宏大特技场面的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映照现实的电影作品被逼到角落。人们似乎心甘情愿被《海神号》、《X战警》、《指环王》之类逻辑简单的大片麻木头脑。

  中国电影的虚幻之风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愈演愈烈,这固然在短期票房上可跟上世界脚步,却忽略了中国电影作为有机整体的丰度与厚度。这方面,好莱坞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在他们刺激而冰冷的特技世界背后,仍然有着漫写历史的《阿甘正传》会心一笑,仍然会给反映种族、阶级矛盾的《撞车》多出一票。好莱坞电影正是在题材选择、影片制作方式、播映方式等等方面的不拘一格,为观众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近来发展迅速的韩国电影正是注意到了多元化的问题,他们的所谓大制作影片更多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而深受亚洲其他国家好评的韩国文艺片更是以身边生活为主旋律,例如近日在山东举办的韩国电影展上,《我脑海中的橡皮擦》、《马拉松》等都以亲切感人受到追捧。中国电影在市场化改革初期以票房为主导无可厚非,但随着中国观众眼界与欣赏水平的日渐提高,高投入就一定高产出的梦想在电影界并不一定能实现,关注现实,讲好故事是中国电影人不能丢弃的本事。▲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 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