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财政高增长为何让人忧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3:54 新京报 |
1-4月份的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了1.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对这个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却有点担心。他日前在央视《新闻会客厅》中说,近年来财政收入的情况让他感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经济增长问题,他自己笑不起来。 作为财政部的重要官员,能有这样的想法,令人尊重。几年前,吴敬琏先生曾经指 出,形成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税制也承担很大责任。我国的税制结构是特殊的,1994年税制改革时,主要考虑到财政收入的增加和企业税负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分税制的推行,所以仍维持原有的“生产型”增值税制。这种税制的特点是,只要企业有了经营性活动,不管是否获得了利润,都得缴纳税款。而这个税又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源。这种税制给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种增加投资、扩大税源的激励。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只要在本辖区内搞个工业企业,它就会给自己贡献税款。于是,地方政府就会采取各种办法招商引资,采取很多过度的亲企业政策。为此,有些地方政府廉价地从农民手里征来土地,大方地转让给企业,甚至免费使用;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种种积极或消极的办法,默认企业压低工人工资,为了吸引和留住企业也可以放宽环保标准。 地方政府这样做当然收益颇丰,不断地上项目、吸引投资,首先带动本地GDP的高速增长,然后再带来不菲的税收收入。 这种税制对外商投资企业也有吸引力。因为,在这种生产性增值税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有免税规定,而内资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得不到抵扣。相比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一开始就占有优势,这也成为外商更多投资的一个诱因。 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所驱动的经济增长,很自然地会影响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始终向政府、企业倾斜,而民众的收益增长相比起来则比较有限。观察政府收入的最好指标是边际税负,即税收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1994-1996年间,每年新增的GDP中的7.2%、7.8%和9.3%“转化”为税收。应当说,这似乎还是比较正常的。但从1997年开始,这一比重大幅提高到达20.1%,1997-2003年平均比重达到了27.41%,也即,GDP增量中将近1/3变成了政府的税收收入。 可想而知,企业也要获得GDP增长的很多收益。在目前的税制下,企业的名义税负确实比较重,但是,因为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而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所以,企业可以获得很多额外的好处。这样的收入分配格局中,普通民众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根源正在于目前的税制,及这种税制所促成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身。 因此,看起来很美的税收增长数据,背后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调整、改革税制,是一个绕不开的症结。目前的税制必须进行调整,而连续多年的税收高速增长,也让政府能够忍受税制调整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调整的大方向恐怕应是在确保税收总规模适度增长的前提下,缩减流转税,逐渐提高财产税和所得税的比例,尤其是提高其在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中的比例。 这样调整最大的好处是,把政府与民众的收入和财富捆绑在一起,激励政府服务民众。如果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源是财产税和所得税,那政府就会想各种办法提高民众收入。 □秋风(北京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