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钢铁中提炼“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4:5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唐为忠

  “世界上,攀钢是钒制品品种最全、技术水平最高、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企业,其独特的地位正在对国际钒领域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这是来自美国、俄罗斯、南非等全球钒技术领域顶级专家对攀钢(集团)公司在国际钒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评价。

  变进口为出口

  以希腊女神凡娜迪斯命名的钒在19世纪被发现后,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和航天等诸多领域,被誉为钢铁中的“黄金”。

  作为一种战略物资,我国对钒的开发与利用相对较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得不花费当时非常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

  但资料显示,攀钢所在的攀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为100亿吨,占全国的20%;钒的储量(以五氧化二钒计)为1570万吨,占全国钒资源储量的62.2%,占世界钒资源储量的11.6%。

  1970年攀钢投产后,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尖锐地指出,攀枝花钒资源如不利用,是“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攀钢对钒资源的开发由此揭开了序幕。

  经过近10年的攻关,攀钢自行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雾化提钒技术,使我国由钒的进口国一跃成为钒的出口国。这项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研发成功的新技术,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在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樊钢又开发成功比雾化提钒更为先进的转炉提钒技术,使钒的氧化率从85%以下提高到了90%左右,半钢中的残钒降到了0.04%以下,各项技术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

  2001年,俄罗斯钒专家慕名来攀钢考察转炉提钒技术,认为攀钢转炉提钒的许多技术及指标已走在了国际一流行列,特别是提钒转炉炉龄、半钢残钒等指标令俄钒专家赞叹不已。

  世界品牌中国骄傲

  攀钢原董事长洪及鄙至今还记得,1986年去美国钒公司设在南非的工厂参观时,在关键部位被主人拒之门外那刻骨铭心的痛;还记得1989年与美国钒公司商谈国际钒市场价格时,对方说“你们,太小,没资格和我们谈!”的轻蔑口吻。从那一刻起,洪及鄙内心深处升腾起一个梦想——攀钢人要学习和打造的不再是单纯的钒技术、钒产品,而是一个民族的自主品牌,一个支撑中国钒工业走向世界的品牌。

  1990年,攀钢开发出国内独有的多膛炉氧化钠化一次焙烧水浸提钒技术,并兴建了五氧化二钒生产线。1991年,我国钒冶金史上第一炉用工业化装置冶炼出来的高钒铁在攀钢下线,填补了我国钒产品的空白。

  随着全球钒技术的不断进步,三氧化二钒取代五氧化二钒成为世界钒氧化物生产的发展趋势。1994年,攀钢展开了与德国合作生产三氧化二钒的商务谈判,但德国人要价太高,攀钢决定自己开发三氧化二钒生产技术。1998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氧化二钒产品成功下线。从此,攀钢拥有了世界先进的钒制品生产技术,并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三氧化二钒的企业。

  但攀钢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1997年,攀钢科研人员又开始了攻克钒氮合金这一当时世界顶级技术的艰难之旅。

  在对钒氮合金技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攀钢科技人员经过数年探索攻关,一举摘下了钒领域的“金苹果”——钒氮合金。2002年,攀钢实现了钒氮合金的产业化,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攀钢钒氮合金采用非真空连续生产,不仅在世界钒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一举破灭了美国钒公司独家垄断全球市场的梦想,进一步巩固了攀钢世界一流钒技术的地位。”攀钢(集团)公司董事周家琮说。

  铺就“黄金”之路

  依靠自主创新,攀钢在大力开发钒产品的同时,一直跟踪世界钒微合金化理论的研究及进展,并致力于钒微合金化钢的研发,相继开发出包括系列汽车用钢板、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铁道车辆用钢板等数十个含钒钢品种。

  攀钢优质的钒产品,不仅推动了我国钢铁、建筑、汽车、石油、铁道、造船、航空等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对国际钒应用领域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2002年,攀钢原董事长洪及鄙在参加世界钒技术委员会会议时,美国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对他说:“你们在亚洲销售,我们在西方销售。”洪及鄙说:“我们的技术比你们先进,产品质量比你们好,我们不仅要完全占领亚洲市场,还要打进西方市场。”

  现在,攀钢的钒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80%以上的份额,而且还远销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及亚洲许多国家,并于2004年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国际市场份额已达20%以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