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无惊无险,院士何惧影响声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4:53 中国青年报

  张贵峰

  “少数院士对院士称号的荣誉和责任认识不够清晰,还存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个别院士中存在兼职过多、活动过多过滥、浮躁浮夸、惟我独尊、福利待遇处理不当等问题。尽管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已经引起社会不满,严重影响了院士队伍的声誉,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日前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青年报

》6月6日)

  去年,在上海举行的“院士圆桌会议”上,就曾发生过13位与会院士“炮轰”院士的事情,同样,院士的道德声誉正是炮轰的重点:“某些学者成为院士后,往往变异为‘学霸’”,“在学术上根本不讲科学精神,反而捧起了‘金口玉言’这一套,其后果,往往扼杀年轻才俊的创新精神。”(《南方周末》2005年12月8日)

  一方面,包括大多数院士在内的众多有识之士对“院士声誉”问题表示严重担忧和不满,而另一方面,表现在少数院士身上的种种不德不誉现象,又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担忧和不满而有所收敛,为什么一些院士就不怕“影响声誉”?

  在这里,除了路甬祥院长指出的,“少数院士对院士称号的荣誉和责任认识不够清晰,还存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等主观性原因外,我想,现行院士制度客观上存在的诸多弊端,也许才是根源所在。

  比如,终身化的院士选举制度。这正如汪品先曾尖锐指出的,“现在的院士类似于‘一考定终身’,承袭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显然,在这种只能上不能下的制度环境下,再加上选举过程本身的不够完全公开透明——“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没这个水平却被选上了,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动。”(邹承鲁院士语),少数院士不把院士声誉当一回事,当然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再如,异化的院士待遇制度。本来,院士的本意不过是一个学术荣誉头衔,除了学术外,不应再与外在的利益产生什么关系,但在现实中,院士不仅实际上享受着从上到下的各种额外优厚的津贴、生活待遇,而且在行政上还是副部级——头顶如此优渥并且崇高的名利光环,院士无形中也就成了特权的代名词、学术的“万能人”,与触手可及的名利相比,抽象的“声誉”又能有多大分量?

  最后,软弱无力的惩戒制度。“严重影响院士声誉”的不端行为虽然有目共睹,而且有些已经调查落实,可惩戒措施却罕有所闻,即便有,往往也软弱而含混。比如,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道德委员会就曾公布过一份对院士投诉的审查结果,虽然有两起投诉被认为“属实”,却没有看到相应的惩罚措施,甚至连问题院士的名字也无从获悉。如此“为尊者讳”,院士声誉的纯洁性,如何能让人敬畏、珍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