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戏不可久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07:02 红网-湖南日报

  沈德良

  在日本的外交思维中,总能让人找到一种过分将经济手段视为博取政治利益途径的“商人”心态。日前,开始意识到该采取措施改善与中国关系后,日本内阁解冻了2005年度对华日元贷款计划,再次玩出了“经济外交”的老套路。

  严格地说,经济外交当属于现在国际关系的产物,从这一层面上说,经济外交并非日本的独创,但由于其战后特殊的国家属性,决定了它比其他国家更钟情这种外交手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日本自民党的岸信介内阁就将“经济外交”列入了整个外交战略当中。但自从其最初开始,日本的经济外交就带有明显的功利、利己的烙印。而日本“经济外交”首次出牌的对象就是东南亚各国。当初,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日本,就利用经济援助的方式,为自己的产品出口铺路,打通了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关口,达到了“花小钱赚大钱”的目的。但这“把戏”玩久了,就容易乐极生悲。由于它在施展经济外交中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因而被当时的东南亚国家贬为“经济动物”,以至于1974年当时的田中角荣首相出访东南亚时,就引发了多个被访问国家的游行示威、抗议。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这几年来日本为争取“入常”而施展的各种经济手段,试图用钞票铺路,打通各种“关节”。机关算尽,但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愿。即便总落得个“人算不如天算”的结局,但日本政界却没有从问题的实质层面,去认真反思自己在历史问题,尤其是在对待战争责任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反而对经济外交越发痴迷。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上,时不时总流露出财大气粗的“暴发户”习性。在去年争取“入常”上铩羽而归后,立马就以削减联合国会费为要挟,结果招来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贯穿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济停滞期,不仅重挫了日本经济多年来的“神话”,同时也给日本政界乃至国民的心态带来了微妙的影响。经济低迷带来心理失衡,促使“经济牌”在日本政界手中的分量陡然上升。比如,在中日关系持续冷淡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就抬出对华日元贷款作为筹码打压中国;提出了近100亿美元作为诱饵,在中俄能源合作上“横插一杠子”;在非洲、东南亚,乃至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总能看到日本处心积虑地用经援手段,来冲抵中国在这些地区所开展的互利合作。

  经济外交本身并无错。作为一门新兴的全球性课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与关注。但问题的关键是,在现代政治中,施展经济外交的最终归宿是讲究合作、互惠互利,而绝对不能看做是博取一己私利的手段。经济和政治既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但它们也分属于不同层面。如果一味用经济手段作为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

  这一点,或许对日本政治领导人来说,理解得并不透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