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警惕职务消费改革异化成变相加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0:10 南方网
  南方日报网络版 

  国资委昨天(6月7日)公布了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解决央企负责人职务消费项目杂乱、支出随意、管理失控的问题,做到依法合规、从严从俭;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职务消费早已是一个旧话题,多少人享之受之,多少人羡之慕之。据媒体报道,去年我国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这

个旧话题需要国资委出台专门的指导意见加以矫正,在此语境下,则产生了新的意味,从中也可看出这种貌似正常现象的严重程度及其不合理性。

  “一顿饭吃掉一头牛,一屁股坐了一栋楼”,这是民众对职务消费所产生的铺张浪费行为的形象化比喻。俗话说,上山下山问渔樵,欲知民意听民谣。国资委的意见,无疑是对民意的反馈,以及为解决此问题而作出的努力。去年一个贫困县人头马喝哭志愿者的报道言犹在耳,事情发生后,多少人怒斥这种行为是叫化子摆阔气,也有评论将矛头对准宁奢勿俭的招待文化。归根结底,这是职务消费所结出来的苦果。反正是公款报销,慷公家之慨,显个人之豪气,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之?

  实报实销的职务消费,其荣朴规模、俭奢程度,一切都系于消费者的道德良心。而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良心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一个社会的运转全部寄希望于道德良心,则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如今职务消费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又一温床。并且,由于职务消费本身的内定性和不透明性,俨然成为“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利益实现随意化”的一种最佳途径。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资委出台指导意见,规范职务消费,有助于把职务消费纳入制度规范的层面,从而一劳永逸地加以解决。

  此番国资委规范职务消费,最大的一个措施就是对经常发生、用途明确、标准易定的职务消费,探索实行货币化改革。货币补贴我们并不陌生,为了防止公车私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公车货币化改革。这项措施的立意显然是好的,试图以制度化手段遏止对公众利益的继续无限制滥用,变隐性浪费为合法消费。但几年的改革实践下来,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论者认为,公车货币化改革最后沦为了“变相加薪”,甚至成为“利用公款赎买私权”的行为。细度原因,公车改革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纠正公车私用的轨道,而变成了一种保障部门领导人利益的手段。产生这种乱象的根源则在于改革从头到尾都由部门领导主导,普通员工根本无权参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限制权力滥用的公车改革的轨道滑入歧途。

  有了公车改革的前车之鉴,此次国资委规范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想必能够尽量做到不走样。而保证的措施则在于全面落实国资委的要求,让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情况作为厂务公开的内容,接受职工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民主监督。除此之外,也要澄清规范职务消费的根源在于限制公权私用,因此有必要保证企业职工能够参与到职务消费的改革讨论中来,甚至召开相关的听证会。否则,所谓的监督只能是徒具空文。依照此模式,规范职务消费的改革大可从领域上由公车改革扩大到公务接待等,从改革人群上由央企负责人扩大到行政事业部门的领导。(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