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高考作文只是一个“语文祭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3:58 国际在线

  作者:舒圣祥

  高考作文之于高考,很有些类似超级女声之于娱乐,足球世界杯之于体育,不仅是高考新闻中的最热话题,也是固定的时评议题,年年如此,今年照旧不例外。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刚刚敲响,门户网站已经将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罗列齐全,第一时间为时评家送来了等着下锅的大米,于是有关高考作文的一篇篇评论粉墨登场,今年的“高考作文研讨会”正

式开幕。

  在我看来,时评家多少都对高考作文的“题外价值”有些高估,把高考作文提高到了一个其本身并不能达到的高度,而忽视了其作为一道普通高考题的“题内价值”:考生拿分数上大学。比如,有评论认为高考作文应该离现实更近些,又有人批评高考作文“无一忧民字”。

  就高考作文的“题外价值”而言,这些评论显然都非常在理;但是如果就“题内价值”而言,其实跟考生能拿多少分真的毫无关系。换句话说,我们都只是站在自己(社会人)的角度来看待高考作文,却似乎忘了必须答题并且必须依据答题情况拿分上大学的是考生。如果我们完全站在考生的角度,我们应该着重考虑作文题是否能做到公平测试,比如拿农村学生从未碰过的电脑网络来考农村学生,或者拿养猪种地的生活经验来考城里学生,就非常不公平;我们还应考虑作文题是否有利于阅卷老师作出相对公正的评判,离题与不离题的界限是否分明,等等。

  我不认为高考作文离现实更近些,就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多了解社会,从小培养他们心怀天下、改造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因为高考作文终究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考生在考场上写作文终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高考作文离现实更近些,如果真有“引导作用”,那也只能“引导”考生改变考前复习时选择阅读范文的标准,有可能把“读者”改成“杂文报”,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什么的,实非高考作文所能承受。举例而言,古代八股取仕时,准官员们在考场上曾经个个都是文才斐然、心怀天下,可这并不防碍他们鱼跃龙门后立即蜕变成蝇营狗苟于私人小利的大贪官。

  同样,期待通过高考作文给考生一个机会“心忧苍生”,也只是时评家的一厢情愿。为了感动判官,一些考生既然可以在作文中让父母提前“双亡”,让自己生一场差点没机会坐到考场上的“大病”,要想假模假式空话套话地“心忧苍生”,还不只是小菜一碟。

  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高考作文已经被附加了太多有形功利(拿分上大学)和无形约束(不敢说真话),任何试图再往上附加“题外价值”的想法其实都是枉然。对考生来说,作文题只分“难”还是“不难”,不分“有意义”还是“无意义”。

  大学校园里,抱着一本英语词典苦苦背诵的比比皆是,却从来见不到一个抱着现代汉语词典轻声朗读的,是我们的语文都学得太好了吗?当然不是,而是课程表规定“不用学”了。鉴于此,高考作文除了是一个普通应试项目外,其最主要的“题外价值”恐怕只是一个“语文祭坛”:对很多学生来说,写完高考作文即意味着和语文彻底说拜拜了——甚至于,高考作文是很多人这一辈子最后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既然只是一个程序意义上的“语文祭坛”,我们又怎能期待再往上附加什么“题外价值”呢?

  

  审稿:魏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