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为“绿色出行”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4:13 四川新闻网

  5月15日,北京市112家车友会、汽车俱乐部、民间环保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和首都新闻媒体发起的“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少开一天车”活动将在6月5日迎来一个高潮,记者了解到车友会、企业、环保部门、学校、社区、媒体都将参与进来。(6月4日《北京晚报》)

  日前,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官员对北京奥运会筹备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北京“糟糕的空气质量”表示高度关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这个来自民间

的“绿色出行”倡议,联合20万有车族承诺步行、骑车、拼车、乘地铁或公交车,如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所说,其环保和社会意义已经超过了活动本身。

  首先是唤醒和引导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事业从本质上说是“公众事业”,没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环保。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的“民生指数”显示,我国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度达到85.4%,27.1%的公众表示对环境污染“最关心”;另一组数字表明,80%以上的公众最近3个月没有参加过环保活动,参与的公众仅占6.3%,绝大多数公众不知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两组数字,折射出公众环保参与的突出问题:公众环保热情高而参与能力差。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呼应公众参与环保的殷殷期待,必将失去借助一呼百应的“群力”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宝贵机会。

  再是提供了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新视角。“绿色出行”活动提出的要求切实可行,以单位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和适当的奖励机制,使过去零散的个人自觉演变为一种组织自愿,更保证了执行的可持续性。这种以“组织”的形式推进公众参与的独特做法,提供了一种公众参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渠道。在一些国家,这种以单位为基础组织的环保活动,企业的参与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有的还有法律约束企业这么做。由于企业与员工的特定关系,使得这样的“绿色出行”更有约束性。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展环保事业的新模式:用经济手段鼓励绿色出行,通过承诺和企业对员工的激励,让公众参与更可行、更有效,这是在政府规定和个人意识之上的一种新的保证体系。

  三是政府、民间相互鼓舞。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说得好,“北京市政府很重视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尤其是挥发物有机物等,并做了不少的工作。我们正在找一个有效的办法,将研究成果与政府的政策结合起来。其实,政府也会受到民间力量的鼓舞,像今天这样的活动,会引起政府重视的”。

  “绿色出行”活动一方面让少开车成为更多人认可的文明时尚,使“一辆车停开也对环保有意义”的理念广泛普及;另一方面推动政府因势利导,为环保事业扩大战果。毕竟,政府部门的措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作为,要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最终离不开广泛的民间参与,政府、民间相互鼓舞必将使环保事业如虎添翼。

  一位网友这样留言:“国民素质的提高,体现在如此这般的点点滴滴,支持。”是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车文化、高速路,也需要“绿色出行”活动,更需要“绿色出行”意识――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点点滴滴”!为了湛蓝的天空,我们为“绿色出行”叫好,愿更多城市、更多市民参与“绿色出行”活动!(作者:赵炳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