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85名农民大学生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5:07 新民晚报

  

85名农民大学生的故事
85名农民大学生的故事

  本报记者任湘怡

  今年2月,85名来自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考进浙江林学院,成为浙江省人力资源扶贫的第一批受益者。

  浙江省有关部门介绍,由于浙江经济在全国发展较快,比较早面临着扶贫工作的战略转型。政府出学费让农民读大学,受益的不仅是一家人,更有可能是整个乡镇。据了解,第二批的计划招生人数将超过200人。

  这些到城里读书的农民大学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历过什么困惑,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意外”脱离人生轨道

  父亲开刀住院的时候,陈杭没能赶回家去。他担心了好几天,直到家人打来电话,说父亲的手术很成功。陈杭说,自己不是不想回去,可是必须好好读书。说话的时候,他年轻的脸上表情复杂。

  陈杭是浙江林学院“2006级林业技术脱产班”的学生。而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习惯用更通俗的名字称呼他和他的同学们:农民大学生。这个班85名学生,来自浙江省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之前的身份,都是农民。

  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创造机会让不富裕的农民读大学。招生考试是全国统一成人高考,由于就读的是农林专业,比大专线再低20分,上线分数为110分。分数不高,可是对这些学生来说已经不易,因为,他们中最大的25岁,而绝大多数,高中毕业都已经好多年了。

  例如,邹方根之前在家务农;陈杭之前在家学做模具;陈佳杰在山东做业务员;吴泉玉在家乡做代课老师。他们本来都以为,未来的日子,可能就这么毫无波澜地过下去了。

  每月开销二三百元

  吴泉玉的双手,红肿粗糙,按她的说法,浸了水之后像胡萝卜那么粗。农家女孩的手大多粗糙,可是她说,这双手是读了大学才变成这样的。她在学校食堂帮忙洗餐具,水里又是油,又是碱。吴泉玉自认是一个能吃苦的人,可是这份工,她还是花了十多天才适应。

  “生活费贵,一定要打工。”吴泉玉淡淡地说。她来自丽水庆元县,那里人均年收入不到1500元,属于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吴泉玉的家里原先种香菇,效益还不错,可是前几年舅舅生癌,不但花光了大家的积蓄,还欠了很多债。在学校里,吴泉玉每月的开销在二三百元左右,这也是全班绝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水平。在食堂打工,食堂供应每天三餐,没有其他报酬。可是,吴泉玉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替她省下“一大笔钱”,而且打工的地方近,她可以多些时间看书。

  寝室里铺红地毯

  “除了生活上的困难外,这些学生需要适应的地方,还有很多。”班主任李震华说,刚开学的时候,不少同学只知道瞪着眼睛听老师讲课,根本不知道要记笔记。教植物学的老师楼炉焕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他特意准备了一块硬板,在野外教学的时候,用笔写下植物的名称。“这些学生基础差,有些字,普通学生一听就懂的,他们都不会写。”

  这群农家子弟,“意外”脱离人生原先的轨道,在这生长着参天古木的校园里,开始体会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有的同学找到我要求,'帮我安排勤工俭学,让我弄几个钱花花'。”李震华老师又好笑又好气地说,同学说话的口气,哪有一点像大学生,完全还是村子里的农民。

  陈杭的寝室里干干净净,书架上只有零星的几本教材,不像普通大学生寝室书本满架满桌。可是,寝室里铺红地毯,平时进门要脱鞋。据说,是同寝室几个男生,第一次住整洁的楼房,想出来的点子。

  最喜欢的课:植物资源学

  85名同学坐在阶梯大教室里,上一堂《植物营养与肥料》课。老师说,大棚里有17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大棚能种很多植物,上海有些郊区就是这么种的,产量很高。有的同学抬起头,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似有所悟。

  楼炉焕老师教植物资源学,他指着宝剑般叶子、2米多高的凤尾兰问大家,这个植物有什么用。有同学脱口而出,我们家用来打绳子。楼炉焕笑眯眯道,这种植物一身是“宝”:“城里人拿它做观赏植物,农民种了经济效益很好;它的花味道还不错,可以开发食品加工;而且,它种在屋前房后,利用的只是废弃的土地。”

  吴泉玉最喜欢的课,就是这门植物资源学。她觉得实用,这些知识在家乡都用得上。这门课开兴趣小组,楼炉焕原先只打算招十几名同学,没想到居然有40多人报名,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来了。

  留城工作政府也支持

  “创造机会,让农民读大学,正是希望从根本上探索扶贫的新措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邵峰分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农村就地开发资源致富的可能越来越小,扶贫工作不能不经历从开发自然资源到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转型。”

  而设想变成行动,则缘于去年年初浙江林学院和浙江省“农办”的一次谈话。林学院以前一直是农民培训的定点学校。可是一次性的技能培训,时间不长,农民的旅途开销却很大。两个单位开始讨论,有什么新的形式。头脑风暴之中,组织农民读大学的计划,开始逐渐成形。“扶贫办在农民培训费中拨出一块,全额负担学生的学费,以及部分极困难学生的生活费。读书期间,政府提供补贴,平均每个学生1万元。”浙江省扶贫办的李文胜说。

  李文胜还记得,整个招生工作,像和时间赛跑一样。浙江省教委用最快的速度,增列招生计划。招生信息通过扶贫办的各级机构传达,报名时间只有3天,9月1日就要截止,为了赶时间,来不及等正式发文,先把“草稿”发到各乡各镇。

  陈佳杰在山东打工,接到老家的电话,立刻辞职赶回家乡,准备考试。陈杭的父亲一直希望儿子能多读点书,催着他立刻报名。邹方根在家种地,他怕自己考不上,可还是决定去试一试。最终,156人报名,93人上线。

  班主任李震华老师是主动要求调到林学院,教这个班的。他以前在浙江省扶贫办工作,接触过全省几乎所有的欠发达乡镇。有一桩乡村“命案”给他强烈震撼:一个老人中毒死亡,村里人怀疑是他女儿投毒,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女儿不识字,误把农药放到了老人的杯子里。“农民读大学,为乡村储备人才,为家庭改变命运。”李震华说。

  最近几年,全国有一些省市开始培养农民读大学,但在招生时一般都有一个附加条件:要求毕业后回村。“我们没有这样的要求。”邵峰说,政府、学校希望他们能回家乡,成为现代农业的领头人。但是,如果学生们选择留城,也同样支持。“学生留城,找到工作后,就能缓解家庭的贫困。从这个角度来说,1万元买一户人家的小康,值得!”

  农民大学生很自豪

  邹方根很腼腆,他没有把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拿回家“炫耀”。“村里老人说,花那个力气到学校里学种田、施肥,还不如在田里自己摸索。”邹方根笑着说,老人们不知道,读大学,学的是做人。

  “我很喜欢这些学生,虽然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可是他们非常刻苦,非常懂礼貌。”楼炉焕老师最感慨的是,每次上课,学生们都会替他倒水,而这个“待遇”,在普通的本科生中,是享受不到的。

  第一学期开学没多久,全班有53人交入党申请书。这个数字,让所有的老师震撼。学校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座”,只有几个名额,可几乎全班同学都想去。吴泉玉说,因为大家都觉得“知恩要图报”。“好比向银行贷款要付利息,政府给我们机会读大学,我们应该给自己一点压力。”

  吴泉玉和其他同学一样,吃惊地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学会与同寝室的人相处;参加学生会,锻炼组织能力。她说自己以前只做动手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现在,她会去想一些问题,比如,别人那里为什么不用扶贫?

  “学校里,社会上,有很多人叫我们'农民大学生'。”吴泉玉笑着,黑黑的脸上一脸明朗,“我们对这个称号很自豪,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农民啊!”

  本以为,这一辈子,绝不可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大学生。所有的同学,都清晰地记得接到录取通知书,伸手触及到遥远的梦想时的那种感受。邹方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感慨了很久。吴泉玉说自己兴奋得几个晚上没睡着。那天下午,她去邮局探消息,听说有自己的信,拆开发现是通知书,心脏像是要跳出来。她骑摩托车冲回家,摘下头盔,已是泪流满面。

  农民大学生在寝室里探讨功课

  农家子弟电脑房学习新科技陈文胜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