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包机赶考”成本该由谁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3:03 山西晚报

  [新闻回放]据本报今日报道:在陕西做生意的杨先生,因家中老人病危,一直在身边陪护。原本打算6日一大早将在安康就读的儿子送回湖南原籍参加高考,不料因疲劳过度突然休克,耽误了送儿子的行程。为此他于当晚赶到咸阳国际机场请求包机。在国家民航总局调度室、海航公司和机场的共同努力下,一架小型多尼尔飞机于6日凌晨1时许飞向长沙。考生考试未受影响,而杨先生花费了7万元的包机款。

  高考在即,而人却在千里之外———我们能感受到那位父亲的心急如焚,也为他对儿子的巨大付出表示由衷感动。在这场跌宕人心的离奇赶考中,民航系统的快速反应同样令人敬佩:从申请到批复、从航班调剂到机场各部门准备就绪,整个环节仅用40分钟;20名海航工作人员与4名机组乘务人员,为5名特殊乘客做着贴心周到的服务,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如果开评“高考之最”,此次“包机赶考”当然可以荣登“成本最高的赶考”。其中固然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意外原因,如杨先生突然生病救治耽误送机等,但它背后折射出的“高考大如天”现实规则及其他社会病症,亦让人感慨不已。

  全家人都在陕西安康工作生活,孩子也在安康就读,杨先生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回湖南原籍参加高考?新闻中尽管没有说明白,但联系起学籍与户籍、招生指标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现实,看看各省高考分数线的不小差距,以及近年来“高考移民”泛滥的乱象,我们不难探知其中的奥妙———或是受户籍门槛阻挡,难以在安康取得学籍并参加高考,或是受高考分数线“洼地效应”影响,宁愿多些旅途劳累也要赶回原籍考试,争取自己上好学校的机会成本。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反映了制度的不公,正是这些制度不公平,才是“包机赶考”等高成本考试的罪魁祸首。

  城市外来人口子女在教育方面难以享受平等权,近年来深受社会诟病。计划色彩浓厚的高考录取制度,存在种种弊端,更是引起众议纷纷。显然,户籍制度、教育公平、高考录取等问题不做到一揽子解决,像杨先生儿子这样的漂泊考生,还会越来越多地“在路上”。面对“包机赶考”,我们不能只有对父爱、亲情及民航部门职业伦理的感动,更要反思站在社会发展临界点的高考制度———它的确有很多缺陷需要修补。

  □张培元(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董春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