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查堵“高考移民”风波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4:3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丽

  6月1日,天津市武清三中电话通知小刚(化名)的父母,说小刚“不符合报考条件,取消今年高考资格”。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吓傻了小刚家里的每一个人。“感觉就像是被判了死刑。”正跟着电视学做“高考学子营养餐”的小刚父亲李先生说。

  6月3日,周六,李先生和20多位命运相同的家长代表赶到北京,到教育部反映情况,要求让孩子参加今年的高考。教育部信访部门了解到事情原委后,建议李先生等人去公安部信访办。

  2004年,原本在河北读书的小刚办了天津市蓝印户口,为的是能在天津考个好学校。

  2005年,小刚在天津参加了高考,虽然成绩不错,但小刚觉得报考院校不理想,要复读一年再考一次。然而,去年的蓝印户口今年突然成了“假户口”,天津市据此取消了小刚的高考资格。跟小刚一起面对这场变故的还有100多名考生,他们大都来自河北省。

  举报者:这件事非常不公平

  “两年之中,孩子的户口审了8次,现在准考证都到学校了,才说户口是假的。”李先生说。

  天津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高考前夕突然清查蓝印户口,是因为一名河北籍学生家长的举报,“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和这些同学一样上学、一样努力,就因为没有花钱买蓝印户口,高考待遇就相差那么多,太不公平了。”

  但李先生认为,外来考生成绩优异,肯定冲击了本地学生的录取率。因此,是天津籍家长从中作梗,才引来了这场突如其来的临考检查。

  蓝印户口真假之争演变成了现行高招制度之下的高考权益之争。无论是户口迁出地还是迁入地,考生、家长对这样的“移民”都有不满情绪。

  今年4月下旬,记者接到小君(化名)的电话,他说:“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都到天津去参加高考了。”小君是河北省某市的一名高三学生。

  他在电话里说得有条有理:“学校从去年就有人办户口去天津考试。今年,人更多了,估计有200多人。他们都在2005年9月前办了天津蓝印户口。我们班就有十几个学生去了天津。”要在天津参加高考,首先要满足的报名条件就是在2005年9月1日前取得天津市蓝印户口。

  “他们平时都在这边上课,可一到考试就要到天津。这边的学校就冷清极了,人特别少,校园里空荡荡的。去天津考试的同学说,考试当天,河北到天津的高速路上车堵得很厉害。”

  5月,记者赴河北见到了小君。她拿出一份学校几个理科班离校学生的名单。“这个名单都是我打听出来的,但不清楚他们在天津的具体学校。”据小君说,这些学生的成绩在河北并不拔尖,“在这里上不了线的,到天津后可以上本科;有的在这边刚刚上线的,到天津就可以挑个好学校。”

  小君成绩很好,在河北也可以上“一本”。但是,如果平日里学习不好的同学与自己同校、或者跟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读了更好的学校,这让小君心里多少有点儿不平衡。她认为这样的事非常“不公平”。

  “只要孩子进考场,家长不怕坐牢房”

  临近高考,家长们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6月1日、2日两天,包括小刚在内的100多名考生纷纷接到通知:因户口造假,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

  6月3日,周六,李先生和20多位家长代表到北京向教育部反映情况,要求让孩子参加今年的高考。当教育部信访部门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后,建议李先生他们去公安部信访办。

  “我们连横幅都准备好了——‘只要孩子进考场,家长不怕坐牢房’。”李先生等人准备的横幅最终没用上。6月4日下午,教育部答复说,河北籍考生可以回户籍地报名参加高考。6月5日,李先生接到通知,要在河北报名参加考试,必须和武清三中签订“自愿回原籍报考协议”。6月6日,小刚顺利地报了名。

  “没想到这么顺利,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李先生长出一口气,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小刚险些与高考无缘。可小君向记者反映说,她的那些属于“高考移民”的同学并没有被查出来,仍然在天津参加高考,没有一个人回去。

  到底是谁惹的祸

  6月5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合法正常的途径报名参加高考,不要轻信非法中介。

  外省考生进军天津参加高考的大通道有两条:一是1994年的蓝印户口政策,落户天津后可享受市民待遇;二是2001年的招收外地生政策,外地生3年交纳4.5万元,可与本地生同等升学。后者已于今年被叫停。

  天津市教委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市教委2005年出台了《关于蓝印户口考生在我市参加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通知》,蓝印户口考生在天津参加高考的报名条件逐年严格。除了都要符合国家和该市蓝印户口管理的有关规定外,2005年的考生,需要在2004年12月31日前取得蓝印户口;2006年的考生,还需满足3个条件:2005年9月1日前取得蓝印户口、具有天津市学籍且在该市高级中等学校就读1学年以上、持有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毕业证书。2007年的考生要获得报名资格,其取得蓝印户口和就读的时间都需要在两年以上。

  尽管如此,天津1994年开始实行的蓝印户口政策在每年高考面前,依然是许多公司开办“高考移民”业务的合法依据。

  在一家移民事务所的考生专区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可通过人才引进方法直接把考生学籍迁入津,不用买房,不用投资,不用办理天津户口就可以享受降低分数的待遇!学籍和档案迁入津后考生在哪儿上学全可以,但一定在天津考试(包括平时会考)。……除了就读高三下半年的考生外,其余均可办理,不分年级限制,确保至高考有效,一次未考上,来年仍然有效。”

  小君认为,购得蓝印户口的人是受益者,自己是受害者。那么,小刚呢?他到底是受害了,还是得益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面对天津、河北两地悬殊的录取分数,众家长使尽浑身解数挤进天津,这不足为怪。只是在喊打“高考移民”的同时,争来斗去的似乎都是学生家长,或者干脆是其背后金钱、权力、人情的种种较量,人们似乎都没有真正想到:还是“铁板一块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