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荧屏上咋都是古装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5:57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劳累了一天,晚上想看些有意思的电视节目,把各个台搜索了一遍,结果不是汉唐戏,就是清宫戏,不是武侠戏,就是神话戏,满眼全是古装片。正纳闷呢,又有新消息称:今年荧屏上将有两位“朱元璋”、三个“勾践”、四个“大唐盛世”。电视剧题材“撞车”倒不奇怪,英雄所见略同嘛。可偏偏都在古装戏这一条路上“堵车”,就有点问题了。(相关报道见6月1日《大河报》)

  荧屏上古装戏泛滥,一是因为好编。现在不少编剧不愿深入生活,接触实际,而是热衷于戏说野史,钟情于宫廷争斗。虽然他们对史实不甚了解,但胡编乱造的功夫却十分了得。随便找几本史书,住进宾馆,闭门造车,张冠李戴,将风马牛不相及的前朝旧事往里面一攒,几个月下来就能拿出个几十集的大本子来。既不用绞尽脑汁,又有大把的润笔费,何乐而不为呢?

  二是因为好演。本子既然粗制滥造,角色自然没有什么深度,性格也丰满不起来。不少演员或仗着有点名气、或仗着脸蛋儿漂亮,不去深入体会角色内涵,不去深入分析角色内心活动,戏服一穿就俨然成了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也不管表演是否到位,也不管诠释是否合理,反正古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也都是揣度得知,没有什么定式和章法,浮浮漂漂这么一演,既不耽误档期,又有大把的片酬,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因为好拍。现实题材的作品往往需要很多场景,场租、调度、布景、维护都需要产生费用,拍摄周期拉得比较长。而古装戏则不同,大江南北到处都有现成的宋城、汉宫、大观园等影视拍摄基地。一干人马拉过去,再不用东奔西跑选外景,三五天拍出一集来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样既节约了拍摄成本,又节省了拍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底,古装戏扎堆,还是利润惹的祸。但如此造出来的文艺作品,又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呢?广大观众又怎能满意呢?奉劝编剧们,学学赵树理吧,长期生活在农村,长期扎根在基层,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交朋友,与他们息息相通、血脉相连。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真真切切,塑造的人物才有血有肉。奉劝演员们,还是学学张瑞芳吧,为了演好《三八河边》中的女主角陈淑珍,她与原型人物同吃、同住、同劳动长达半年之久,演出时还坚持穿着原型的服装出现在电影里。把要演的人物吃透、摸透、琢磨透,角色怎能不鲜活生动,观众怎能不记忆深刻呢?

  多关心现实,多关注民生,多反映老百姓身边人、身边事,这才是文艺创作活力与动力的源泉,才是产生精品的必由之路。既然古装戏都“堵车”了,咱们还是调头,到现实生活的大舞台去做文章吧。①8

  □万川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