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优待证莫成碰壁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5:57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乘车、旅游、就医等方面,纷纷推出一些优待老年人的新举措,有的还专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了敬老优待证,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但也经常听到持优待证的老人在乘车中遭受冷眼、奚落,甚至拒载、态度蛮横等种种难堪情况的反映。有些老同志干脆称优待证为碰壁证。

  老年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长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

子,劳累了一辈子,让他们在晚年享受一些优惠服务,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但要真心为老年人办事,就在于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现在大多数地方的公交、公厕、电影院等公益事业都实行了承包经营,如果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没有减税、减费、补偿等具体措施,强行让他们执行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势必会造成经营者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出台优待政策,一定要事先搞好调研,对可能遇到的阻力,出现的困难,都要考虑周到,解决到位,该协调的协调,该补偿的补偿。总之,既不能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者吃亏,更不能让老同志的优待措施落空。同时,优待证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既要有老年人的姓名、住址等具体情况,又要有优待的具体内容,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简洁易懂,便于使用。⑩5

  李伟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