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四义村:探索出培育新型农民教育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6:54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东四义村:探索出培育新型农民教育体系
“新型农民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一到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村党总支书记田真炉就开门见山地谈起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体会。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四义村越来越意识到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他们积极探索,建立起一套培育新型农民的教育体系。

  为改变农民那种狭隘保守、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那种只认字没技术,只靠苦干实干不懂科学的现状,东四义村以培养群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等。在村部的大院内,我们看到“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东四义中心辅导站”、“东四义跨世纪人才培训基地”、“东四义农民文化技术实验实习基地”、“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科普培训基地”等各式各样的牌子不下二十个,据介绍这些机构已培训各类技术人才800余人次。东四义还在村中建立三个图书室,目前藏书10万多册,供村民学习使用。

  在加强对现有农民培训的同时,东四义人还着眼于教育好下一代。村里修建了功能齐全的幼儿园、设施一流的小学校,儿童免费进入幼儿园,打工人员的孩子也享受村民待遇。同时,村里规定,未成年人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否则,村委会不安排就业,并且追究家长的责任,其家庭不能参加文明户评比,还会影响年终福利和住房分配。为了鼓励未成年人发奋读书继续深造,村里出台《助学实施办法》,规定:凡升入重点高中的由村里资助学费5000元;凡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村里资助学费8000元;考上大学的资助1.2万元,如果是重点大学本科生,资助资金将达到2万元。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从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中专生多了。近年来,先后有200多名学生考入了大中专院校,4人考上了研究生。

  现代化的新农村不仅需要农民在思想上和生产业务上有较高的素质,而且需要农民有高雅的情操和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为此,东四义村成立了“精神文明基金会”,他们根据村情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小区”、“文明街道”、“文明单位”和“科技文化院户”的创建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同时,他们把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来抓,全年各种节日,都要组织群众开展活动。老年迪斯科、中年健身操、青年健美操、少年拳术舞剑、书法绘画剪纸比赛、雕塑摄影赛等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唤醒和促进了农民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农民家中采访,我们发现,东四义村的农家庭院不仅干净、整洁,不少家庭还有书柜、报架、电脑、钢琴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