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8岁半起父亲背他进校门,今天老师同学呵护进考场,班主任说———现在他就是一个正常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9:15 上海青年报

  “那辆车来了,大家给他让条路。”昨天早上8点多,当周明(化名)的爸爸和前天一样开车到达考场的时候,得到了其他候考家长的特殊礼遇。“真没想到,今天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的事情了。”面对这份意外,周明的爸爸和妈妈频频向家长们点头致谢。昨天上午开考后,记者在考场外见到了周明的班主任高老师,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周明就是一个“正常孩子”。

  本报记者 沈蔚

  ■握住他的手

  班主任教他“帮助”别人

  “周明要参加高考,我已经和学校领导申报了他的情况,需要给予特殊的照顾。”这些本应该家长考虑的事情,高老师全都想到了,并提前为他做了安排:到教育局打申请,联络复旦中学的老师,询问周明的考试安排……考试前一天,高老师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确认,得知万无一失时她才放心回家。

  第一天考试,早上7点多,记者就看到了高老师。看着周明顺利进入考场后,她才放心地照顾其他考生。“高老师在考试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与周明同考场的同学一定要帮助他,要对他负责任。”同桌小董说。

  高老师说:“我们一直把他当做正常的孩子,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他的教育。”有时高老师需要做一些多媒体文件,便交给周明去做,让他感到自己也能帮助别人。

  6人小组天天接送

  “周明在班里是一种精神鼓舞。”高老师告诉记者,高三作业很多,但他从来没有晚交或不交作业。他不能参加补课,但他成绩一直很好,无形中对同学们鼓励很大。

  周明毕业后被保送进高中,他挑了离家较近的天山中学。为了接受这个特殊学生,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家访后,指定6名同学组成了“帮助小组”。

  从校门口到教室要步行200米,父亲为他买了轮椅。每天班里的同学都会提早在校门口等他,推着他进教室,三年里从未间断。高老师告诉记者,“帮助小组”的4名同学负责接送,2名帮助他上厕所、交作业等。同桌小董也常常帮助周明,“他是我的好兄弟。我帮助他,他也在学习上帮助我。”这两天高考,小董也在复旦中学考场,每天中午休息,小董都会到周明住的宾馆陪他。

  爸爸告诉记者,每到夏天,他们会给他带上一瓶水,可每天周明放学,这瓶水总是原封不动地带回。原来,为了减少自己上厕所给同学带来的麻烦,周明选择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回报握手人

  为回报社会参加高考

  “他行走不便,我一有空就开着车带他到处看看,卢浦大桥、金茂大厦,只要上海有新的变化,我总会让他及时看到。”爸爸希望周明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了解这些信息。

  为了减轻爸妈的负担,周明总是努力尝试自己做些事情。“有一次他放学回家,我们都在忙着做晚饭。我去他房间看他在忙什么,没想到他竟在用嘴把作业本从书包里咬出来。”爸爸既心酸又欣慰,“他就是不想全完依赖父母。读中学后,他坚持不再让我们喂饭,硬是学会了自己吃。”

  “‘你高考为了啥?’有一次聊天的时候我问他,他居然哭了。他说:‘我不为自己,就想回报大家对我的期待。’家里人为了他付出了很多,奶奶每天替他买早饭,爷爷以前也常送他上学,爸爸妈妈更是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财力给他看病、让他读书,还有很多人都给他帮助。他一一都点到了。”高老师回忆起高考前和周明的谈话。

  上午的考试就要结束了,周明的父母又要去接他。记者问他们对孩子高考有什么期待时,爸爸说:“我们从来都不担心他的成绩,只希望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工作。”

  ■永远陪他走

  为了周明父母放弃第二胎

  “妈妈你千万不要听他们胡说,不要再生孩子,这样你们会不喜欢我的。”4岁那年,当听到街道计生科的阿姨和妈妈的对话,小周明急了。

  “所有认识我们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你们为什么不生第二胎?我总会想到儿子当年说的这句话,所以放弃了。”妈妈说,周明28个月时突然发病,每分钟心跳只有10下,医生劝他们放弃,妈妈坚持要抢救。小周明在插了45天的输氧管后终于脱离了危险,但他不会说话,也不会动。“医生说,孩子救活了,但会有后遗症,要么肌肉萎缩,要么变成植物人。随后的日子,就是带着周明走遍了上海所有的医院,吃中药、扎针灸、做推拿,连江湖郎中我都信,只希望他可以恢复。”

  8岁半学校让他试读两周

  “小时候看着别的小朋友上学很兴奋,每天都会准时在窗口看,看他们上学,看他们放学,但自己始终不能像他们那样背上书包,我心里很难受,所以,到了放学的时候,我就离窗口远远的,不再看了。”这是周明上学后的第一篇作文,也正是这段话震颤了父母的心,爸爸在心里许下了承诺:要尽力让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读小学之前,周明由爷爷奶奶带,因生活不能自理,活动也不方便,他几乎没有上过幼儿园。妈妈说,孩子就喜欢画画,邻居们时常让他画点花草什么的,因为有人欣赏,周明每天都是满脸笑容的。到了读书年龄,因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只能继续待在家里。两年后,隔壁的孩子报名入学,兴奋地对周明说明天要去读书了,周明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我们家住在底楼,他每天早上7点多就趴在窗台上看,我发现孩子哭了。”爸爸有些哽咽,“他从不在家人面前掉眼泪,要不是偷偷看到,我们还不知道他这么想读书。”

  于是,父亲开始到处托朋友找关系,到附近学校去求老师让孩子到学校试一试,学校终于同意试读两个星期。8岁半时,父母背着周明第一次踏进了校门。

  没当上大队长哭了一场

  周明学习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三年级选举少先队大队长,他觉得学习好准能当上,老师宣布结果的时候却没有周明。放学后,他扑在妈妈怀里大哭起来,还因此病了一个星期。最后是奶奶的一句话逗乐了周明。“别哭了,奶奶明天就去商店买一个大队长标志,你就在家当大队长。”

  得知周明因没选上大队长而伤心生病,老师特地多次上门家访。“不是成绩最好就可以当大队长,大队长要为同学们做很多事情,比如擦黑板、发本子,而你自己还需要别人照顾,所以没让你当选。”妈妈告诉记者,“当时孩子小,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不能帮助别的同学的,不过打那以后他再也没闹过。”

  周明的这次“官瘾”一直是家里常提的笑话,妈妈每次说起这事,周明总会不好意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