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十一=1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9:46 东方网

  蒋元明作品集

  如果高考出一道“十一=11?”这样一道题,相信相当一部分考生会犯糊涂。

  北京就出了这样一道“题”,一考生误把“北京市十一学校”当“北京市第11中学”,这两所学校相距不近,一个在西四环外,一个在南二环外,一个是海淀区,一个属崇文

区。此时离开考只有20分钟,女考生傻了眼,她根本不知道“11中学”在哪能里。幸亏监考老师带着她冲出考场直奔民警,于是警车开道,并“启动联动机制”“走应急通道”,老天保佑,一路上竟然三四个路口没遇红灯。到了考场,“考场的保安早就把教学楼的大门锁了”。多亏有考师一路护送,有警察帮助,保安和监考老师的通融,让迟到的女生免去一场灾难。但“女孩在电梯里脸色惨白,嘴唇哆嗦,都快哭了出来”。昨天的《京华时报》用“交警20分钟急送糊涂考生”的通栏标题报道了这件事。

  考生是糊涂,但糊涂的不只她一个。据介绍,“在平常,也确实出现过把两个学校的地址弄错的情况,两个学校的信件都互相寄错过。”这次高考之所以绝大多数没弄错,是因为考前去“踩点”过。为了避免今后类似的事情发生,有家长建议在准考证上标明考点地址,“但市教育考试院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

  每年的高考都会出现些花絮,有些花絮是添彩的,有的却是添堵的。比如这个“十一”和“11”,容易让人犯糊涂,难道事先就不知晓?就不能在准考证上标明确地址,更进一步说,这两所学校就不能把名字协调一下,因为平时弄错的人和信件也是有的呀。

  如今的年代,故意“糊涂概念”的现象有的是。一件产品卖得火,很快就有名称近似的东西跟进,消费者稍微一粗心就会买错大呼上当,而商家则偷着乐。一此玩笔杆的理论家也好这一口,今天提一个新概念,明天提一个新概念,玩文字游戏。别说一般老百姓,就是一些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有时也糊涂,不知这一概念与那一概念到底有多少区别,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弄错。有位著名的农民政治家很聪明,别人问他什么是社会主义?他回答说,让老百姓生活富裕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别人又问他什么是共产主义?他回说让老百姓更加富裕就是共产主义。他对那些理论家们的制造的诸多“概念”也犯糊涂,干脆不用,免得弄错。

  什么时候让人们少糊涂些该多好!


作者:蒋元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