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怎样看待“论文署名”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2:00 光明网
许贵元

  据《光明日报》报道,某大学最近出台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不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不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

  笔者认为,该大学出台的这个《意见》是有针对性的,起码可以在本校范围内对抑制“学术腐败”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总比那些在“口头上大喊铲除学术腐败,而实际上

却是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所谓高等要“强”得多。因为“学术腐败”的产生,除了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外,主要是学校内部腐败现象造成的。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关于“论文署名”的问题,也可以纳入学术领域的中一个“热点”。

  因为我国现行的职称改革制度规定,评定职称论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硬性政策”,而且与工资直接挂钩,也是对一个人的知识、才能、业绩、价值的肯定。不论是评中职,还是评高职,如果没有论文基本没门儿!所以“难”倒了许多人。因此,为了评上职称,有的托人代写,然后冠冕堂皇地暑上自己的名字;有的是“吃等食”,别人写好的论文,自己“搭车”署个名,这类现象较为普遍;更有甚者,通过刊物或报纸的某些编辑、记者,在发表别人的理论文章或言论作品时,硬是在署名上“加塞儿”。笔者经常遇到这方面的“困饶”。由于近两年来,笔者经常在国内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一些理论和时评方面的文章,见报以后,经常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两个陌生名字,有的竟然是一些青年女同志。熟人见到我就嘲笑地说:“你怎么专为年轻女子写文章,这里肯定有什么交易吧!”玩笑终究是玩笑。但笔者也不能轻易给人家编辑或“搭车”的同志扣上一顶“侵权”的大帽子。当我向报社的编辑过问此事时,编辑无奈地说:“他(她)们评职称急等用,实在不好推辞,只好在您的文章加上两个名字照顾一下呗!”其结果是,某些编辑记者得了“好处”,我却劳而无功,反而还有失自己的“清明”,你说这叫啥世道?

  当今,论文作假、职称作假的问题,都是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个“学术腐败”问题。出现这些“漏洞”,都是现行体制和制度的弊端造成的。不改革总也避免不了。

  上述某大学出台的《意见》可以称之为改革的新举措。但怎样进行监督、如何便于监督和落实,这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关键问题。

  实践证明,抑制和消除“学术腐败”,对净化和优化意识形态领域秩序,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至关重要,万万忽视不得。因此,我们要从深化改革入手,从制度创新方面大做文章,堵塞各种漏洞,铲除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高等院校和有关部门要首当其冲,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全社会更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齐心协力打造一个良好的和谐氛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