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峡江渔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5:00 北京晚报

  “如今,江水上涨,鱼是越来越难打喽。”打鱼世家出身的李银秀说起自己的营生不免长吁短叹。记者搭上李家的渔船2次下江,每次4小时。他们最终收获竟只有1斤和3斤水米子鱼。

  李银秀,54岁,一家四口。上世纪80年代,原属“渔猎社”的她在单位解散后,便和儿子吃住在一条年久失修的木船上。如今,他们一个月回奉节新城两三回,换洗衣裳,给

专职在家带孙子的儿媳妇捎些零花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两岸需要摆渡的游客人数不少,渔民们却“视而不见”。“当地不让渔船载客,有规定的。”看着可能的收入成了水中月,李银秀也只能望江兴叹。

  瞿塘峡口滚滚而来的江水和落日余晖下的小渔船构成一卷风情画,然而,记者不禁担心,一天4斤鱼的收获,这些千百年来和江水有着“肌肤之亲”的渔船还能坚持多久……

  本报记者张宏江康静摄影报道J123B149

  ↑清晨5时,当天江成线的远方尚未泛霞时,瞿塘峡口的渔民们已经开始他们一天中的第一次起钓,头一天傍晚下钓的鱼线经整夜的等待,或许会给他们带来难得的收成。

  ↓瞿塘峡口,老奉节县城废墟下的银河码头,包括李银秀在内的18户地道渔民长年泊在这里,依水为家。

  ↑对于长年生活在船上的渔民来说,江水成了最方便的生活用水。

  ↓初中毕业后便跟随母亲打鱼的叶刚在打鱼间歇,靠看看报纸打发时间。

  ↑在瞿塘峡口靠打鱼为生的百余户渔民分为两类:水岸渔民(因涨水失去田地的农民)和传统渔民,比例为3比7,他们也都和李家一样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下钓的鱼线长达500米,挂钩、别饵、拴石等准备工作全凭李银秀这双手。除了打鱼,她没干过别的。

  ←李银秀和儿子叶刚与自家小船的合影。面积不大的船舱却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