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态危机逼近敦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5:45 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6月9日电(记者朱国亮)由于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敦煌这个古丝绸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正面临沙漠化危机。

  位于沙漠、戈壁包围之中的敦煌绿洲之所以能独立沙海而不沉没,得益于它东、西、北三面的大片湿地,这些湿地构成一个半圆围着敦煌绿洲,形成一道阻挡沙漠、戈壁的天然生态屏障。

  但记者日前从敦煌市林业局了解到,敦煌市周边湿地从建国初期的375万亩已下降到了约27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约2万亩。

  在敦煌市西北面的南泉湿地,记者看到,昔日湖泊相连、芦苇丛生的湿地已经退化变样,原来望不到边的湖泊缩小为一个个独立的子湖,湖边的干滩被枯黄的骆驼刺和白茫茫的盐碱所覆盖。

  另据敦煌市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三雄介绍,为敦煌绿洲阻挡库姆塔格沙漠的敦煌西湖湿地恶化状况与南泉湿地相似,不同的是,这里还有大片胡杨林也在枯死。

  在湿地萎缩的同时,敦煌的地下水位也急剧下降,据敦煌市林业部门提供的资料,1975年-2001年间,敦煌市地下水位下降了至少10米,目前还在以每年20厘米-30厘米的速度下降。敦煌最著名的景点月牙泉也因此出现危机,靠人工“输液”维持。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管理处主任马生凯介绍,1960年,月牙泉最大水深有9米,湖水面积达到22亩多。然而,今天的月牙泉水位已降到1.3米左右,水面不过七八亩。为保住月牙泉这一奇特景观,2001年,敦煌市不得不征地300多亩,在月牙泉附近修建了两座渗水池,每年从党河水库引600多万立方米水对月牙泉进行渗灌补水。

  伴随地下水位下降的是大量地表植被的枯死和沙尘的肆虐。敦煌市境内天然林和草地面积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减少了45%和77%。而被当地人称为“黑风暴”的沙尘暴却越来越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敦煌百姓的生产生活,也影响到了敦煌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风蚀、沙磨是莫高窟文物的重要病害,保护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做防沙、治沙方面的保护、研究工作。”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汪万福说,“我们为莫高窟营造的小环境在不断改善,但整个绿洲的大环境却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

  河流来水锐减是敦煌生态持续恶化的直接原因。敦煌位于疏勒河及其支流党河下游,两河来水占到敦煌地表水总量的四分之三还多。过去,这两条发源于祁连雪山的河流的尾水可以汇入敦煌周边的湿地,但是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上游大建水库,发展灌溉面积,流域人口不断增加,导致这两条河流断流。现在,疏勒河在敦煌境内长达300公里的河道全部干涸,党河自党河水库以下河道也断流了,只有泄洪或排沙时才有流水。

  为保护生态,不使敦煌沦为第二个“楼兰古国”,敦煌市已禁止开荒、移民、打井。但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敦煌所面临的危机。熟悉敦煌生态的敦煌市林业局党委书记王金认为,挽救敦煌,需要上游分水或从外流域调水,但这需要巨额投资,小小的敦煌无法承受。

  敦煌生态恶化也引起了许多生态专家的关注。“敦煌生态恶化教训深刻。过去,不少地方治水重开发,轻管理,一方面上下游争水,不顾下游死活,不给生态留水;另一方面,不根据流域特点、水资源承载能力来设计发展思路、速度,一味扩大供给,其结果是河流断流,绿洲萎缩,而用水效益低下。”国内内陆河流域生态研究权威机构--甘肃治沙研究所所长王继和说。他认为治理敦煌生态根本之策是建立权威、有序的流域统一管理机制,科学利用水资源。(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