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比爸爸”也少“比欧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8:00 光明网
严雨龙

  许是因为儿童节,各类有关小孩教育的文章徒然多了起来。节日过了,自然各人领回去归于家教。教育儿童其实就是教导大人,不错,“孩子的行,大人的影”。小孩子们相互攀比爸爸的官、权、钱、车等等,内里还是大人自己经意不经意的所为,影响了小孩。

  比起小孩们的比,那爸爸们的比真是丰富多彩得多了。这凡事拿欧美来比的,就很

是习惯的一例。比如大学扩招,孩子教育,房市、腐败、休闲吃住行穿等等,几乎可以说,一有什么社会热点的事出来,便有人就会很“理性”地将之与欧美一比。近个时间媒体说的热火朝天的“红绿灯”事件,就有人拿出美国的红灯是多少秒,而我们的又是多少,这样一比确实我们是太太多了,国人是要“是可忍,熟不可忍”的了。

  比,也许是人的天性。比本无可非议,有比较才显高低,方有优劣。否则,井底之蛙,难免鼠目寸光,夜郎自大。比得好能激励斗志,催人奋进。要叫小孩不比爸爸,似乎不太可能,因为那是客观事实,明摆在那儿。有奥迪A6的,难道非得要换成普桑去接孩子么?或者非得要叫小孩坐公交来去,才是“正道”的教育;不比看来只能把小孩关在家里,只要孩子出了家门,他就很清楚地看得出来,“相形”是自然的。家庭条件优裕的孩子,不见得都是“纨绔子弟”。据笔者的观察,现在学习各方面比较好的小孩,就家庭条件好与否,总体上其比例家庭条件好的,恐怕要略胜一筹。

  因此,比,关键还是个怎么比的问题。

  欧美国家当然是发达的,许多东西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效仿不是学习。欧美是掌握着许多“国际标准”,也并不能因此就说事事都是标准。即便是标准,也不可简单地拿来套量我们的实际。美国红灯几秒,对我们来说有多少意义呢?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口,交通条件,工作和日常行为方式等等,都不一样,怎么比?如果拿着心理学上认为人的“忍耐”限度是多少时间(估计这个心理学多半也是源之欧美的,不要说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异,同一个人忍耐性也是因时因地因事因心情而异的吧,是不是还有习惯习俗因素,说不准),比较我们的红灯长短,那我想问问,我们期待着国强民富,已经几百年了,是不是也要搞个什么“忍耐”限度?

  很清楚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的胜利和成就,就不是那个“百分之百”的标准指导的结果,正好相反,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实践,却成了第三世界的榜样。

  本来比比也无妨。但是,从这些“比比”皆是或“比比”皆不是之中,透示出叫人担心的是“国情”意识的淡化。我们的发展确实取得了辉煌成就,老百姓也是普遍逐渐富裕起来。然而,我们仍然处于也将在较长时期里(小平同志当年指出起码一百年啊)处在“初级阶段”。许多事情根本还无法与欧美相提并论,也不好拿什么经典经济学来衡量。看问题想办法必须站在“国情”这个实地上。否则,光拿着那个事情的表面现象,再比来比去,不是把自己比得气馁甚至愤怒,就是比得盲目兴奋忘乎所以。现在不少社会热点,引起理论争论,其中就有相当的缺乏对“国情”的理性认识。比如对改革开放的实践(象国有企业等)的认识,有时就存在学术价值化和技术主义以及欧美教条的现象与倾向。

  有所发展变化的初级阶段,仍然还是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最大的国情。国情教育不容放松,仍需不断加强。失去“方位”的清醒把握,而一味地在“方向”上做文章,也许就缘木求鱼了。

  我们既不能恪守于过去的那个“越穷越革命”的思维定势,来教导孩子大人“不比爸爸”,“体验饥饿”式地进行吃苦教育;也不可拿着个美国和教科书的条例,来论红绿灯的长长短短。不比爸爸也少比欧美,多多看看自己的脚下,那一步总是要迈下去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