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破解”成功似应对前辈道声“谢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18:00 光明网
王志顺

  6月3日,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受国际数学界百年关注的“庞加莱猜想”,在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引领下,经过中山大学朱喜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曹怀东的共同努力,终于破解成功。可喜可贺!可赞可佩!可圈可点!

  不过,在笔者看来,在欣喜欢呼之余,包括丘成桐、朱喜平、曹怀东在内的国人似也应对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美国数学家瑟斯顿、汉密尔顿和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说声“谢

谢”!因为没有他们这些前辈数学家的科学设想、草拟破解纲要和探索证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破解成功,正如丘成桐所言:“这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但最后一步――也就是‘封顶’工作是由中国人完成的。”

  其实,早在若干年前,就有后辈科学家在前辈科学家奠定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向前辈科学家说“谢谢”的惯例。如我们熟悉的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既是对牛顿成就的发展,又是对牛顿学说的挑战,为此,爱因斯坦就很动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谢谢您,牛顿!对不起,牛顿!”

  别看这是一句平凡的话,平凡中却蕴藏着哲理。老爱之所以要谢谢牛顿,是意识到自己的高出,实有赖于牛顿大肩膀的支垫,爱老之所以觉得对不起牛顿,是理解到自己由于得到支乘,竟比脚下的巨人站得更高。

  对朱喜平和曹怀东来说,与庞加莱、瑟斯顿、汉密尔顿和佩雷尔曼并无直接的师生关系,并没有直接的师徒因缘,而在人类文化发展链条上,他们确是几个巨大的不锈钢环。未出茅庐的朱喜平和曹怀东,当然也像其同辈人一样,奉庞加莱、瑟斯顿、汉密尔顿和佩雷尔曼为先师,既出茅庐的朱喜平和曹怀东,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就有本领也有责任完成、发展乃至修正前人的学说,即使因为后浪推了前浪而有愧对感,亦在所不辞。庞加莱、瑟斯顿、汉密尔顿和佩雷尔曼等如果有知,也会欣慰于后来者近乎“对不起”的挑战,否则,他们就不算抱科学态度的科学家了。是不是有朝一日又有新星崛起,敢于“对不起”朱喜平和曹怀东呢,想必会有的。除非人类文明史从此止步不前。

  笔者一介科盲,看不懂什么“庞加莱猜想”,其两位作者如何伟大,如何值得我们学习,我也是茫然地跟着说说而已。此刻心里冒出一股“谢意”,大半是读了爱因斯坦的传记,被他的既谢谢牛顿又对不起牛顿的话所感动。所折服。录下来,转献给朱喜平和曹怀东和国人,转献给世间一切老与幼、师与徒,尤其转献给正在交接班的新老干部,希望他们从中能汲取点启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