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沙遗址再发掘 又有“惊世”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04:4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金沙遗址再发掘又有“惊世”发现

  昨日上午9点到下午1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与成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联袂向全球直播了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制作的特别节目《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电视直播

行动》。作为此次特别节目的重头戏——成都金沙遗址直播现场,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尤其是金沙遗址保护性考古发掘在直播过程中又有“惊世”发现——一个长达110厘米的石磬,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先秦时期的石磬,初步断定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的乐器。此外,还出土了不包括獠牙和鹿角在内的130余件文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兴奋地评价:“今天称得上是金沙又一次重大发现!是单次发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次!”

  金沙遗址博物馆全球首露真容

  昨日的直播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第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尤其是首次掀开神秘面纱的遗迹馆更是引人瞩目,因为在这里曾出土了太阳神鸟金箔图饰。

  上午9点,直播正式开始。央视主持人陈志峰与成视主持人廖三怡出现在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雕塑前,在他们的带领下,这个至今尚未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在全球观众面前揭开了神秘面纱。首先引起惊叹的是基于真品24倍放大的太阳神鸟雕塑,在公布太阳神鸟细节的10分钟里,央视就收到了观众上千条短信,盛赞太阳神鸟的神奇魅力。

  而金沙文物出土的最主要区域,也就是现在修建而成的遗迹馆在屏幕上全景呈现时,央视北京演播室里立刻传来了兴奋的“啧啧”声,尤其是当两位主持人进入到考古工作的核心位置——探方时,从来秘而不宣的考古工作现场真实地展现在屏幕上,考古工具、挖掘动作以及一段露出一半的古树,都让人们为之惊讶。北京主演播室的主持人之一张越掩饰不住兴奋,连连强调:“这是三千多年前的一棵树啊,商代的树出现在你面前,一定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惊世”石磬出土现场爆发欢呼声

  在整个特别节目中,从成都飞出去的“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成为最靓丽的风景,其变幻出来的各种造型,在演播室里倾泻流转美轮美奂,令现场的成都籍主持人李潘和对成都城市研究有深厚造诣的著名学者易中天感到十分骄傲,易中天在节目中连连用“无价之宝”形容太阳神鸟。

  俗话说:好事多磨,从9点开始的发掘工作一直都波澜不惊,直到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在一号发掘点出现了玉镯、玉璋、玉圈等玉器和5件金箔,随后宝贝不断涌现。考古专家曾经凭借经验预测过这次直播可能出现的文物,但昨日发掘中却突然出现了两位“不速之客”——石磬。当主持人宣布其“惊世”出土时,在直播场外的工作人员爆发出长久的欢呼声。

  央视直播破解金沙谜团

  博物馆年底开放 市民现场看发掘

  3000年的金沙遗址重现天日,带给我们无数悬念和期待,昨日的央视直播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金沙遗址,在破解谜团带来惊喜的同时也留下了更多期待的悬念。据悉,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于今年年底向市民开放,届时市民可以在博物馆里一边参观出土文物,一边亲眼目睹考古工作人员的现场发掘。考古专家表示,金沙遗址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好戏还在后头。

  谜团一 大批象牙从何而来

  解读者: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李奎

  三星堆出土象牙之后,一直以来学术界就对这些象牙是怎么来的作了很多种猜测,大部分专家比较倾向于是从外面运来的。但金沙遗址的发现令大家改变了看法,首先金沙出土的象牙数量巨大,第二,通过鉴定,这些象牙都来自于亚洲象。经科学研究,距今3000年前是全球的温暖期,那个时候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当时的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大象的存在。

  谜团二 太阳神鸟的秘密

  解读者:成都金沙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朱章义

  太阳神鸟金箔的制作过程还是一个谜。考古工作人员曾花了很长时间反复试验,才用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办法对其进行复制,但和原件还是有一些差异。昨日为直播展示的复制品也是请最好的工匠花了15天时间,上千次锤炼制造出的,但复制品还是比原件厚。

  解读者: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教授王仁湘

  这一定是太阳的象征,而且表现的是神鸟带动太阳飞行。远古先民以为太阳是围绕大地在旋转,是神鸟带动太阳从东飞到西,在《山海经》里就有这样的神话。在原始崇拜中,鸟是太阳的使者,也受到了崇拜。蜀地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古蜀人对太阳的感情一定更为炽烈,所以也就有了其它地方见不到的黄金太阳神鸟。

  谜团三 金沙遗址印证古蜀传说?

  解读者: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

  关于古蜀国有大量传说,以前一直没有实物证据,而且也不是史书记载,所以学术界也只认为这是一些传说。但金沙出土文物传达出的很多信息和传说可以扣得上。有专家推测,金沙可能就处于传说中的鱼凫王朝。当然,这些推测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谜团四 还会有更惊世宝物出土?

  解读者: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

  金沙目前还没有出土像三星堆那样的大型青铜器。但是金沙出土了很多小的青铜器挂件,比如和三星堆通天神树上的小铜鸟造型类似的青铜器小鸟、铜铃等。所以我们推测,金沙的这些小挂件应该都是大型青铜器的附件。金沙遗址极有可能出土三星堆那种大规模的青铜器,而且还可能有一些更令人惊奇的东西发现。

  新出土宝物导看

  昨日发现的石磬出土于三号发掘点,总共有两件,形制巨大,两件石磬上均有穿孔,其中最大的一件长达110厘米,上面还刻画有两组弦纹。这两件石磬的发现,表明金沙时期的祭祀活动中可能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此外,其余的出土文物也非常有价值。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表示,这次直播让考古逐步走出象牙塔,让老百姓参与研究,今后还会考虑让老百姓到发掘现场和专家们“并肩作战”。

  神奇石磬用于宏大祭祀伴奏

  王毅告诉记者,由于金沙遗址是祭祀遗存,所以只要一动土就肯定会有文物发现,但昨日发掘的成果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想,特别是石磬的出土,“老祖宗就像是有什么话想要告诉我们,于是把3000年前的乐器送给我们!”

  王毅说,石磬的出土之所以完全在意料之外,因为它从来没有在金沙、三星堆甚至成都平原内出现过,之前也就在长江三峡的考古发掘中出现过,但体积远远没有此次出土的大。王毅轻轻地用手敲打了其中一个,立刻发出动人的声音,“可以初步判断的是,这两件石磬是祭祀时使用的,作用大概相当于伴奏。”不过,王毅表示,目前还不能准确判断出石磬的具体材质,这也许是未来一两年里都要研究的课题。

  象牙坑回填保护初见成效

  另一件重要的出土文物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玉璋,长0.35米、宽0.05米,上面刻有四个对称的肩扛象牙跪坐人像。“我们在祭祀区曾出土过一件图案相同的玉璋。”王毅说,“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再次出土刻有肩扛象牙跪坐人像图案的玉璋,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金沙人当时是如何用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

  此外,考古专家还对2001年发现的象牙坑进行了察看。这个象牙坑内共有8层100余根象牙,考古专家2001年对象牙消毒处理后进行了回填保护,每隔一年就要打开察看一次象牙的保存状况。这次打开发现象牙保护情况良好,与当初发现时没有明显差异。

  专家解读金沙

  金沙遗址填补中国考古学研究空白

  在直播过程中,来自北京的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教授坐镇成都金沙遗址考古现场。王仁湘说,金沙遗址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空白。

  金沙遗址馆建设值得全国借鉴

  央视直播室的三位嘉宾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曾亲自参与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设计工作。“成都市能够在发现金沙遗址后,如此之快地修建起金沙遗址博物馆,显示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其保护,研究与开发文化遗产的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金沙遗址推动古地质学、古生物学

  古地质学、古生物学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李奎教授在现场告诉记者,金沙遗址不仅对考古学具有深远意义,对古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都具有推动作用。他说,通过对金沙出土大量象牙的分析,可以断定,这些象牙来自本土,它们为古地质学、古生物学提供了实物依据。

  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群众登山活动昨日在青城山举行

  (记者 王嘉 严斌) 昨日,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系列活动之一,“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群众登山活动在青城山举行,吸引到来自全省的1万余名登山爱好者参加。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郝康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若春,副市长何华章参加了此次活动。何华章致辞。

  何华章说,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这次在青城山举行的登山活动,就是要通过群众健身活动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和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文化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据了解,青城山是离成都最近的世界遗产,从2001年便开始开展以群众健身为主题的登山健身活动。目前,常年在青城山参加登山运动的人员达到100多万人次。

  幕后揭秘

  三大理由央视选择直播金沙

  昨天是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而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金沙遗址的发掘现场,大量的出土文物令普通市民、观众对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三大理由让央视选择了成都金沙。

  21世纪最大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中国21世纪初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到目前为止,金沙遗址已经发掘出各类珍贵文物数千件,但同时也留下许多的谜团。

  遗迹馆堪比兵马俑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表示,选择金沙进行直播的第二个原因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遗迹馆已经建成,堪比兵马俑博物馆,封闭的场所不受天气因素影响,适合电视直播。

  出土文物最好时机

  今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金沙遗址正式启动了第六次遗址保护性发掘工作。金沙遗迹馆的保护性发掘工作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选定金沙遗址作为直播点,正是保护性发掘可能出土文物的阶段。

  成功选点迎来大丰收

  昨日4小时的直播出土了130件文物,其中青铜件14件,金器6件,陶器80件,玉器20件,石器3件,象牙12件,以及大量的野猪獠牙等。而这次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的最大原因在于成功的选点,7个发掘点都位于过去出土过大量珍贵文物的高密度区域。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表示,在短时间内呈现了这么多珍贵文物给观众,也出乎考古工作人员的预料。能取得这样的“大丰收”缘于前期保护性发掘工作的成功选点。因为金沙遗址是三千多年前古代蜀国的都邑所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包括宫殿区、祭祀区、墓葬区、一般居住区等。而昨日选择的发掘点都是位于金沙遗址祭祀区,金沙人在这里祭祀祖先、神灵的时间前后长达几百年,大量作为祭品的金器、玉器、象牙等湮埋在这里。

  直播背后 太多惊喜

  昨日,央视《中国记忆》直播节目顺利播出,让观众对中国文化遗产,特别成都金沙遗址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是不是还对直播节目意犹未尽?现在记者就请此次成都直播部分导演易宁给您透露直播背后的故事。

  从8分钟到1个半小时

  今年年初,央视就开始筹备《中国记忆》电视直播大型节目。导演组对节目方案先后修订了20多次,而在修改过程中,金沙上演了文物版的“丑小鸭变天鹅”,从只有8分钟戏份的配角一跃成为直播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全国惟一的直播点。

  易宁告诉记者,确定直播金沙遗址发掘后,年初央视导演组来到成都,为金沙录制8分钟的节目。“来了才发现只给金沙8分钟显然‘刹不住车’啊。内容太多了,都很精彩,取与舍都左右为难。”于是央视委托成都电视台重新写金沙直播方案,才有了现在的1个半小时长的直播。

  一直担心挖不出宝

  央视对金沙遗址的直播相当重视,为确保万无一失,总导演阎东先后4次来到金沙。虽然直播已准备得很充分,但惟有一个环节让他们心里没底:在直播时,金沙到底能不能出土文物?

  “考古专家一再强调直播的祭祀区是出土物密集区,但考古的偶然性很强,实际情况如何我们谁都说不准。”易宁说,这样的紧张一直持续到直播前的第5天。“我们和央视摄制组来到金沙遗迹馆,看到之前覆盖着的薄膜已经不见,祭祀区一角满是已出土的象牙、玉器。”他的语气有些激动,“原来金沙的宝物埋藏量真不容小视啊,这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据了解,此次直播所选择的4个直播点全是新设置的发掘点。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赵斌 卫昕 王嘉 采写 王瑞林 张全能 朱大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