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农信社改革还是要靠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06:00 光明网
徐滇庆

  前段时间的农信社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框框。

  按照计划经济思路,自上而下制订一套措施,给农村信用社一笔资金,改变农村信用社领导归属,在这些“改革”中,政府官员扮演着主导一切的角色。但是,市场机制在哪里?农村信用社本来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如果能够按照计划经济思路来改造农信社的话,

早就应当见效了。但现在的农信社改革,不知不觉又走上了计划经济道路。依靠计划经济思路是永远解决不了农村信用社问题的。

  按照计划经济思路来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立足点是站在一些金融官员的立场上,向上套国家的钱,向下圈民营企业的钱。

  似乎只要有了钱就能解决农信社的问题。这些人就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信用社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如果现任的农村信用社主任是个金融人才,那么这样的改造是有可能成功的。可是,比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在全国也就是几千家。

  完全有可能改造好这几千家比较好的农村信用社,事后也可以当作改革的成果庆祝一番。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面对几万个问题严重的农村信用社。无论是把农村信用社并成县级联社,还是让他们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人还是原来的人,体制还是原来的体制,凭什么就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修修补补,无济于事。

  要彻底解决农村融资渠道的问题,就必须要彻底抛弃旧的计划经济思路,依靠市场来解决问题。前进一步,海阔天空。无论是金融资源还是金融人才都存在于市场之中。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只要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效率,完善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改革方法可以不拘一格。能够改造的就改造,不能改造的就新建。

  周小川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从目前农信社改革态势来看,应当两条腿走路。目前全国有几千家较好的农信社,应当抓紧改造,明晰产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政企分开,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与此同时,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改造其余3万家农信社的条件尚未成熟,难度太大。与其瞎折腾,还不如维持现状。

  在任何时候加强对这些农信社的金融监管都没有错,该修补的地方必须修补,今后还要抓紧。但是,靠修修补补恐怕走不了多远,解决不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改造”与“新建”并不仅仅是两条途径之争,实质上是要不要在金融改革中制度创新。

  万万不能停留在小修小补上,忘记了涉及根本的金融制度创新。

  最根本的改革,是在所有制上打破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依靠市场机制,有步骤地开放民营银行。

  (1)通过创建民营银行,实现制度创新,争取尽快建立起金融机构准入、监管和退出各项规章制度。

  (2)通过新生的民营银行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为进一步金融改革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3)通过新生民营银行完善金融人才市场,大量培养合格的金融家。

  (4)通过民营银行为广大农村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当民营银行发展到一定时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之后,鼓励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来兼并、收购现有的农信社。

  人们也许会问,难道新建民营银行就一定能够选拔出优秀的金融人才吗?确实,在没有实践之前,谁都没有这样的把握。但是,“新建”民营银行的股本金来自于民营企业,产权是非常清晰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家,他们必然会竭尽全力来挑选优秀金融人才。由他们来挑选(或者从国有银行中挖人才),要比组织部门本事大得多。倘若他们在人才选择上犯错误,这些错误的代价将由股东来承担。即使有错误也会较快地得到纠正。

  从自下而上的市场竞争中比较容易鉴别、挑选出合格的金融人才。

  有些人列出许多困难、风险来反对新建民营银行。

  其实,天下什么改革没有风险?由于惧怕风险而无所作为才是最大的风险。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新建民营银行确实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只要大胆实践,认真探索,总可以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特别是在试点阶段,开放十家、八家民营银行,天塌不下来。这些民营银行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是极为有限的。然而,这些新生事物在制度创新上的意义绝对不能低估。最重要的是只有新建一批民营银行才能清楚地传达一个信息,旧有的金融垄断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这样才能动员更广泛的力量投入到金融制度创新中来,开创农村金融改革的新局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