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将垄断福利置于阳光之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06:00 中国青年报

  孔林

  ■自今春“两会”期间,垄断性行业因“垄断福利”相继受到来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猛烈抨击之后,这一对整个中国而言一直见怪不怪的现象才真正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直到各路学者站出来,言之凿凿地确认了“垄断福利”的若干“缺点”之后,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谋生手段也是腐败!竟然也是如此可恶!

  有个段子说:“100%的人都想不干活就拿钱,99%的人希望少干活而多拿钱……”,但是,真正将这一宏伟“愿景”变成现实的,想来想去,差不多只有那些腐败的官员以及因处于垄断行业而享受着“垄断福利”的人们了。至于其人员总数,不知能不能占到中国人口总数的1%?可见,愿景归愿景,真正能转化为现实的,少之又少矣。

  自今春“两会”期间,垄断性行业因“垄断福利”相继受到来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猛烈抨击之后,这一对整个中国而言一直见怪不怪的现象才真正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甚至直到各路学者站出来,言之凿凿地确认了“垄断福利”的若干“缺点”,诸如“损害市场效率和公共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本质上就是腐败”之后,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谋生手段也是腐败!竟然也是如此可恶!

  谓“垄断福利”可恶者,大概都属于那希望少干活多拿钱而不得的99%的国人。如果能够有幸挤入那1%的行列并享受着“垄断福利”带来的若干好处的人,则看法定会大变特变。因为“单位”之于员工,犹如家一般,是自己和家人一切福利的源泉,通过自己的单位多拿到一些福利好处,何乐而不为?而且还能生出些“职业自豪感、荣誉感”来!有些垄断行业的主管部门在回应人大代表的质询时,就是这么回答的。事实上,国内许多单位的领导,至今仍将为职工谋福利作为主要工作之一;在员工的评价中,能为自己谋得更多福利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只是由于占有资源尤其是占有国有资源的不同,所谋得的福利有多有少、或有或无罢了。

  其实,真正扎眼的还不是“两会”期间披露出来的那点儿“腐败”的福利,诸如有的地方电力职工家庭每月多少度的免费用电,公交地铁公司的职工及家属免费乘车,以及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的职工免费用气、用水等,这点儿腐败,折合成现金也值不了几个钱。真正扎眼的,是这些垄断性公益行业超高的收入水平。有资料显示,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更大。如某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的月工资达6000元,如果再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其年薪可达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

  尤其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垄断行业的这些超高收入,并非通过工作努力所得,而是通过占有国有资源,利用其垄断地位“掠夺”了最最广大的普通百姓。社会公众之所以对“垄断福利”不满,根本原因在于垄断行业通过不断抬高公共服务价格,掠夺普通公众来牟取暴利,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有批评者将之归结为“投资靠国家,赚钱归自己,亏本国家埋单”的恶劣行为!虽然收入超高,但经营却总是“亏损”,并据此向有关部门施加压力,提高收费价格水平,增加百姓生活负担。有报道说,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有那么一些城市以“亏损”为名,不同幅度地提高了水、电、煤气等民生用品的价格,并且还将继续调高这些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创造了一个个成本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赢者通吃”的“神话”,因为“成本”越高,涨价的理由就越充分。

  据说,垄断行业的这一切“特权”均来自垄断,要根治这种特权性的“福利腐败”,自然需要引入竞争,打破垄断。的确,有些垄断行业是可以通过增加经营牌照的发放而引入竞争的,如金融、电信、出租汽车业等,但我不能想像在一个城市里由若干家竞争性的公司来经营自来水、煤气、电力等会是什么样子。在不能通过引入竞争打破垄断的所谓自然垄断行业,最通行的做法就是依靠政府规制。

  但查寻有关规制理论,结果颇有些失望——目前这种令公众不满的现状,其实就是现行规制的结果。所谓规制,是指政府对某个行业的进入和价格进行管制。而政府规制的目的,原本是为了避免出现行业垄断,从而避免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但实际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垄断行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可能通过游说政府官员,促使政府形成有利于自己获得垄断利润的决策。事实上,近年来城市公共服务价格不断上涨的结果就是这么形成的。虽然有些价格的上涨需要所谓的“价格听证”,但如果听证会的多数代表是由垄断集团安排进去的,自然会形成——逢“听”必涨!

  我们承认最好的办法是打破垄断。但如果出现既无法打破垄断、现行规制又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又当如何呢?也许惟一可行的途径就是推进公开化了:你垄断企业搞多大的“垄断福利”、发多高的工资奖金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如实地向广大消费者公开即可。就这么简单!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公开,那么就通过审计等途径被迫公开。相信这也容易做到。事实上,通过今年“两会”代表的抨击,揭开了长期存在的“福利腐败”的盖子,结果就颇令人欣喜:国家电网公司发文要求“立即停止执行各种名目对系统内职工用电实行优惠的办法”;实行了9年之久的广州地铁员工家属坐地铁免费的政策已被正式取消;安徽省、河北省相继通过《节约能源条例》,要求“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计量、收费,不得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居民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

  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压力。当然,如果在公开化的前提下,再配合其他措施,如明确某些垄断企业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宣传以公私不分为耻的职业道德,规定其职工的合理福利水平,甚至赋予消费者在垄断行业职工福利高于某一标准时进行投诉的权利等,也许会有更明显的效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