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新农村 阿栗村的杨梅熟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10:1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董峻、刘文国)六月的阿栗村最值得一去。此时,村头山岭上那一片片青翠的杨梅林,挂满了诱人的红色果实。

  阿栗村是贵阳市乌当区所属的一个村子,那里有樱桃、杨梅,有可口的农家饭,更有沁人心脾的空气、清冽甘甜的山泉和热情好客的村民。所以每到周末,许多贵阳市民甚至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过去我们这里的荒山上到处都是野生的酸杨梅,每年花开果落,谁也没指望靠杨梅发家致富,最多也就是摘点酸杨梅到城里卖了换点盐巴钱。”71岁的刘鸿荣老汉回想起当年的日子直摇头。

  村支书宋继方说,近年来村民们依托科技发展杨梅,如今以杨梅为主的种植业已成为阿栗村的主导产业。全村去年杨梅产量达150余万斤,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4301元,来自杨梅的销售收入就有2674元。

  “阿栗杨梅”的品牌越叫越响,不仅在贵阳市场上名气甚大,还卖到了重庆、成都、昆明等地。2003年,“阿栗杨梅”被评为贵州省优质农产品,并在工商局注册了商标。

  “过去寨里的蔬菜卖到贵阳,两辆马车就够了。现在一家人种的杨梅,一辆货车还拉不完。”村民刘光荣说。

  阿栗村的杨梅越种越多,销售网络也逐渐扩大,一些村民还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进行销售。“我们家的电脑是2004年买的,用它我可以在杨梅收获季节前在网上发布信息。除了贵州本省的客商,还有湖南、四川的客商也主动找我收购杨梅。”村民李仁贵说。

  阿栗村村民并没有小富即安。在发展杨梅的同时,他们在水果品种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解决杨梅下市后缺乏后续水果产品的问题。目前已种植桃、柑橘、樱桃、枇杷等10多个品种的优质水果近千亩,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有多种果树。

  以创建市级生态经济村为契机,村民们还大力发展“猪—沼—果”模式的立体生态农业,不但提高了杨梅的品质,保护了森林植被,而且使养殖业发展成为该村的第二支柱产业。如今的阿栗村村民基本上都掌握了以养殖为龙头、沼气为纽带、种果树为重点的技术要领,养生猪,办沼气,种果树。

  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但一度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滞后等原因,村“两委”的号召力不强,村民对村寨建设不关心。阿栗村所属的高新办街道党工委经过研究,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派一名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并重点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村办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回村的致富能手中选拔人才充实到“两委”班子。

  如今,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如村里的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等,都要通过座谈会、协商会,公开征询、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群众对村里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都达到90%以上。

  有了好的带头人和好的工作机制,老百姓也有了积极性。他们大力治理屋棚乱搭、墙面乱画、庭院乱挂、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的现象,对无人居住的危旧房和不规范的附属设施进行拆除,在污水四溢的地方铺设下水管道。如今,家家户户的院落干净整洁,一幢幢别致的小楼错落有致。

  村“两委”除了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文化知识外,还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播放科教片。村里修建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场所,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部分村民还成立了腰鼓队、舞蹈队、少儿表演队等。这批文艺队伍在农闲季节经常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吹拉弹唱。

  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改变了农村落后的风俗习惯。全村文明示范户达130多户,村民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社会稳定,成为乌当区里的“平安村”。

  村里的软件硬件都跟上了,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自然会引来蜂蝶一样,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参观游览。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临近风景区不断壮大,阿栗村村民不失时机搞起“农家乐”,而且也像“阿栗杨梅”一样逐渐火了起来。目前,全村长期从事农家乐经营的达40多户。

  对于建设新农村,村民们有哪些体会和希望?段明国、刘洪吉等人说了这么几方面:

  ——环境非常重要。“屋里屋外干干净净,村头村尾整洁清爽,山前山后绿树成荫,这样的村子哪个不羡慕?哪个不乐意住?”这一点,既是村民的切身体会,也是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人的精神也很重要。“走到哪儿都在赌,这样还搞什么经济?现在一般的老百姓很少打麻将了,要打也就是打打‘卫生麻将’(不赌钱的麻将)。”

  ——希望政府能加大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比如,电脑培训、厨艺培训等,许多村民认为这非常实用。

  ——可持续发展。能从不少村民口中听到这个词,看来中央提出的这一新理念真是深入人心了。“因为还要顾及子孙后代嘛,以前是找不到路子,现在虽说也是靠山吃山,怎么个‘吃法’可大不一样!”

  ——新建住房体现出当地农村特色。“虽说老百姓家家户户修起小洋楼,可有些城里人却觉得这些房子过于‘城市化’,找不到农村本来的特色。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帮助村民设计一些样式既传统功能又实用的新民居。”(完)

  相关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