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每户村民都能经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13:34 海峡网-厦门晚报

  “好村官”系列报道

  集美英村村支部书记汪建育

  让每户村民都能经商

  

让每户村民都能经商(图)

  村里的土地全被征用了,村民成了失地农民,怎么办?汪建育提出“预留地”的建议,力争3年内,让村里每户农家至少有一人上班。

  汪建育是集美区后溪镇英村村支部书记,已当了22年的“村官”。英村村人口2450人,下辖何山埔、英村、英埭头三个自然村,随着集美区文教区、工业区、新城区的不断推进,全村3200多亩的土地已全部被征用。

  分年龄段解决富余劳力出路

  全村1500多名劳力中,富余劳动力至少有一半以上。“如果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没解决,村民的思想就不稳定,生活水平也无法提高。”

  汪建育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鼓励一部分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没有文化和技术的中年人则送入培训班,学习服装、鞋业、电子、

厨师等,推荐到附近的工厂务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动员参加
养老保险
,减轻年轻人养老的压力。

  申请“预留地”建酒店抓获商机

  不过,这些措施在汪建育看来,还不能起到根本性的转变,他的“野心”是:让每户村民都能经商,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人上班。这一目标的实现,与英村村良好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汪建育说,目前,英村村已有华夏学院、职教中心、理工学院3所院校进入,艺术学院、软件学院也即将开建,庞大的消费群体将带来巨大的商机。汪建育说,他已经向市区政府申请“预留地”,通过建设学生公寓、商店、饭店等,参加高校的后勤服务,一方面解决了学校的消费需要,一方面带动村民致富。

  汪建育参与学校后勤服务让村民致富的想法,在村民汪东清的酒店里得到了证实。厦门理工学院入驻后,汪建育看到了这个商机,动员当时在同安开饭店的汪东清回到英村,去年7月份酒店开张了,一年竟然有七八十万的收入,而且还聘请了本村的4名大龄劳动力帮忙。汪东清感慨地说,幸亏当初听从了书记的建议,“书记有眼光。”

  与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探讨

  汪建育是市

人大代表,他十多次提出各种议案,甚至与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探讨解决富余劳力的办法。让汪建育难忘的是,有一次讨论会上,集美区代表团发言时间总共才45分钟,而他一人就和市委书记、市长长谈了25分钟。

  厦门西客站不在英村村辖内,但汪建育觉得,它可以解决不少本村劳动力就业。他认为,西客站建成后,肯定会带动周边的服务业,如果让村民入股建设店面,或者自主经营,一定会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

  这几年,通过汪建育的四处努力,英村村有250多人成功就业。面对剩余的700多名富余劳动力,汪建育也显得信心十足,如果他的两个设想顺利实现,3年内每家每户都有人可以上班了。

  文/图 记者 汪权(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