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除了扩招还有谁造成了大学生的“贬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18:00 光明网
姜伯静

  一边是为了踏进大学校门而挥汗如雨奋力拼杀的考生,另一边是为了寻找工作不得不从“天之骄子”“变身”为“普通劳动者”的大学毕业生;一边是为了毕业用数万元钞票铺成的就学之路,另一边是为了生计部分大学生“屈尊”接受每月几百块的“屈辱”。面对这在有些人看来“正常”在有些人看来是一种“悲剧”的强烈反差,我们该说些什么呢?是谁造成了这所谓的“悲剧”呢?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如此“贬值”呢?

  诚然,扩招是无法逃脱罪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除了这个本意出于“好心”实则作用相反的政策性的原因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得考虑一下其他别的方面呢?

  我们在看到部分大学生只值几百元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却有着数千甚至上万的身价。身价如此悬殊,学生本身不可能没有差别。所以部分大学生“贬值”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他们自己。

  我们在此说的所谓“贬值”是具有两方面内涵的,一是他的产出即工资水平相对于他的投入而言,一是他的工资水平相对于他的同辈或者前辈而言。但不管怎样看,工资水平低就是“贬值”。除去大学硬件的差别,单看学生自身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或者特殊素质就决定了其工资水平的高低。那么,“产出”与“投入”永远不能形成正常比例的学生,他的素质水平也就绝对对不起他的父母给予他的“投入”。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后首先想到的并非是如何给即将面向社会的自己充电,他们想的是如何把自己包装成生活水平与白领相似的“骄子”。手机、电脑、名牌服装、这个那个的应酬,一样也不能少。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想方设法哪怕逼的爹娘老子卖血创造条件也要上。试问,在大学生历年开销的统计数字中,有多大的比例是与学习有关的?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多少多少人民币,却忽视了这个数字中到底能拧出多少斤水来。所以,这个所谓的“投入”应该是一个不“确切”的数字。因为它与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相比,一点儿也不成比例。

  整日在网络上冲浪“戏水”,身上不免沾些“泥点”;日夜酒宴“笙歌”,内心肯定会有些麻醉。知识,远远没有

肯德基好消化;学习,自然没有QQ那么多的乐趣。这样的大学生能学到些什么,他们能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具备什么样的水平,我不用说,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如果这样也能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话,那谁还不躺着等天上掉馅饼呢?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把一个少爷羔子供到自己的公司里面。你有多大本事,别人给你什么样的职位,但不是你有多大肚子,别人就给你多大个儿的馒头。

  每也几百快钱,肯定是少了点,但跟部分人的水平比,应该是一个合适的数字。如果说按这个工资水平一辈子也收不回上学的成本的话,那也很正常,因为这个成本水分大的“离谱”,能收回来恐怕不是很容易。

  大学生贬值(但切记,是部分大学生贬值),并不值得我们担忧。既然他们愿意“自贬自值”,就让他们在快乐中“贬值”吧。如果他们不贬值,那世界就太不公平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