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这个"厌氧性群落"--一个巴黎温州女孩的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0:16 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读到这篇投稿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动,所以一定要写几个字,向大家推荐这篇难得的好文章。

  文章的原题是《厌氧性群落——巴黎的这群年轻人》,它出自一个在法国长大的温

州华侨子女之手。20岁的作者不仅中文运用能力相当好,而且善于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华人移民第二代中存在的社会性问题。

  在法国生活的华人华侨,凭借自己的勤奋,正在逐步走入事业的成功,但是你们是否忽视了身边的孩子?而他们,才是真正的未来。希望家长们能够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看看你们的子女没有在你们面前提起过的心事!

  最后,本刊也向广大读者承诺:投稿的大门始终敞开,我们的记者也会更多地关注华侨子女的生活,和大家共同建设华人华侨及其子女的精神家园。(这是法国《欧洲时报》为该文配发的编者按——中新网注)

  闲来无事,总想挤点什么东西出来,可往往就是徒劳无功。每每兴师动众的搬桌椅、拿纸笔,满脑子的想法积聚着,可就是下不了一个字。也可能就因为这莫名其妙的堆积重叠,反而阻塞了思路。到头来心有余、力不足的,还得给自己安一个“表达能力欠佳”的罪名。

  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自己的确是没什么成就可言。而且就我这个年龄来讲,“成就”这词或许用的未必恰当。不妨问一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的成功该属于哪一种?对于还在就学的人来说,可能是“学业”。那么对于那群早早辍学,开始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那又是什么?法国的华文报纸上,到处可见什么“留法实况”之类的文章,却只字未提在巴黎其实生活着一种另类群落。到底是“我们”被社会排挤了、忽略了?还是“我们”自己根本没探讨过自身的存在价值?一连串接踵而至的疑问兴许该令人沉思……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群体,年龄从十五岁到二十几岁不等。它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没有一个明显的边界。但凭着相似的着装打扮、相似的家乡老话、相似的娱乐消遣,一眼便可认出我们就是“温州人”。

  “温州人”这三个字究竟给人以什么样的印象?经常听到别人说温州人一毛不拔,尤其是抱怨那些温州老板吝啬苛刻,在扣工资方面下足功夫。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里为之辩护一下。那其实是因为温州人的财富都是吃苦耐劳所得,所以对待每一分钱都特别珍惜。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不懂得充分利用资金,认为存着就是自个儿的,存折上的位数表示着自己的成功与否。再回到今天的话题,也就是上辈省吃俭用所积攒下的财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我们”一般都只念完职高,甚至没念完,就应父母要求在家中帮忙。不然则要被指作无所事事。学业在他们眼里似乎不是件正经事儿。父辈人说了:“书念的再好,也还是要上社会,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赚钱养家嘛!”所以,能挣钱是首选。由于这种思想言论的散播,学业对于“我们”只是学好法文,是以后操家业之需的一种过渡工具。无所谓了,大多数人都这么想。曾经再大的抱负和理想也只好长埋于心,似乎没有挖掘的必要了。比起今天中国那些殷殷期盼自己子女上好大学的父母们,我们这个群落的这种思想仿佛是退回到了解放初期。面对这种“复古”情形,旁者是痛心的。从表面上看,我们大概有一份不算薄的家产,挺风光。舞厅、电影院、各大商场饭店、台球厅等所有的娱乐场所都有我们吃喝玩乐的足迹,堪称懂得享受。曾经有个朋友这样说:“趁现在年轻挥霍青春,要等以后成了家、立了业,就没什么机会了。”的确,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我们可以很骄傲地在人前说自己还年轻,以掩饰所有的过失。(这种对资本的诠释不被他人认同?没关系!)那么,是否同时应该干点别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呢,为将来奠定基础呢?高瞻才能远瞩,但我们连这个高点都未找到、落实,又何谈什么对未来的远见呢?再者,实质上我们缺了很多很多不为己知的精神上的东西。所以姑且让我称这个集体为“厌氧性群落”,因为在我看来,我们连最重要的文学修养——人类精神上最赖以生存的“氧气”都不需要就可以存活,实在是有点另类不羁。

  对于爱情观,“我们”又有着独到的见地。似乎对爱情也还只是懵懵懂懂,看到稍微顺眼的人即要追做男女朋友。一般二十岁左右的人,朋友交往已不下N次,还总是以交往的个数在同伴面前炫耀“光荣战斗史”。幸好这年头是不需要在这方面交人头税的。

  爱情两字似乎来的太随意了。太容易就会不珍惜。由此分手的理由也是荒诞得可笑。这种情况下,名节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成为了“保守”的代名词。有人说了:这年头的人已经不受传统束缚,“返璞归真”了。说是这么说,但女孩子若稍有差池,交往男朋友过多,或者经常出入舞厅之类龙蛇混杂的场所而导致口碑不好,罪名一旦被冠上“浪荡”,便会臭名昭彰,再也难以洗清了。原因很简单:首先,这个群落人数不多,择偶机会相对较少,大家见过一面相互也就有了印象了。其次,“十月所视,十手所指”。所以奉劝各位,在法国千万别堕落。不要以为人生目的就是玩得痛快。也别等到成家立业的年龄,始料未及才痛定思痛。“犹如燕雀同堂,处境危险而不自知”,大概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写照了吧!

  “我们”从本质上讲,除了享乐,人生观全无。没有理想,更别谈抱负。或许“我们”只是喜欢过得平平凡凡,做文化的基层人士,担当起这陪衬的工作。但是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它不需要这种自我放任甚至轻度摧残的衬托方式,来体现社会阶级的不一性。所以,二十岁的同胞们,我们的年轻需要雕琢,我们的青春不应白白虚度。二十年如梦堪惊。大彻大悟后的我,在此希望各位都能珍惜自己。(来源:法国《欧洲时报》;作者:林慧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