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怎么让朱熹平式的成功更多涌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4:42 浙江在线

  尽管朱熹平特别低调,反复强调前人的贡献,反复宣称自己和曹怀东只“完成了临门一脚”,而且刻意回避媒体,但仍不能不触怒某些专业人士。近日互联网上,不时可见出自显然是专业人士手笔的谤文,与绝大多数网友的欢呼形成绝妙对照。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独立思考,而非随波逐流,本来是值得鼓励的方向。但现在对朱熹平的某些抨击,已经超出了学术范畴,非但流于口水之争,甚至涉嫌人身攻击,凸现出攻

击者的偏私和狭隘。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情况?其实攻击者也不能不承认朱熹平、曹怀东的成就,对他们的攻击主要集中在所谓道德层面,譬如说他们的最后论证实质上是跟外国数学家抢功;譬如说他们炒作自己。前者只是臆测,后者更属无稽,都不值一驳。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别。自己的同胞为攻克世界难题作出重大贡献,本应该加额称庆,无此风范,反而语含讥刺,这里到底有些什么奥妙呢?

  答案说来也许很复杂,但恐怕也跳不出四个字:利益驱动。这种情况下,个别人的激烈反应自在情理之中。这种激烈反应恰恰提醒我们,学术研究利益化正在严重阻碍中国科学的进步,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纵然如此,从事纯理论研究的学者仍不能过于功利。学者应该是纯粹的精神创造者,对世俗的利益纷争虽说难尽超脱,但至少应该保有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于信仰或者是理论的尽可能忠诚,其学术成果也才具有纯粹性、神圣性而为社会所尊重。但现实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学术研究利益化的趋向正越来越明显。

  而学术研究一旦利益化,就会越来越偏离正轨,不再是探索真理之途,而成了荣华富贵的捷径。一些人投身学术,跟商人投机股市,动力机制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学术共同体自治机制尚待建立,学术界的自我纠错、自我净化能力仍属贫弱,这种贫弱难以约束学术寡头。而由于人天生的自利趋向,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往往肥水不落外人田,学术血缘决定资源流向。这就不免导致学术上的家族制,导致强烈的封闭性、独占性、排他性。学术研究一方面因利益化而容易蜕变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另一方面则因寡头化,会进一步蜕变为一种垄断产业。

  在这样的垄断产业中,逆向淘汰就难以避免,有些真正的学术天才也就不免因暗于世事而在利益大战中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遭埋没;学术金字塔高端的一些呼风唤雨之辈却未必一定能有所作为。学术研究之投入产出比不尽理想,根子恐怕是在这里。

  朱熹平及其团队脱颖而出,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他不仅有数学天赋,还幸运地遇到了伯乐丘成桐,又处在环境宽松的中山大学,而他们面对的学术共同体,也不仅仅是国内的,而且是国际性的。朱熹平们今天的成功所依赖的宽松环境,正提示着中国学术界自新的着力点。

  应该承认,中国人从来不乏科学天分。十三亿中国人中,本来有着更多的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丘成桐,以及朱熹平、曹怀东。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被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之中,所有的科学天才都不应该被埋没,所有的科学突破都应该应时而出。这就必须以学术远离名利场,通过自由、开放的机制回归学术本身为前提,让朱熹平们式的成功,一个又一个地涌现。

作者: 笑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