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制度看“应需教育”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5:27 新民晚报 |
张军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这些天来,人们对中国式高考制度的评论不绝于耳。肯定也好,批评也好,说它还算做到了公平,是公认的,但仍然值得反思——公平还有很多的方式可以尝试。 我认为,高等教育不等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再教育。所谓再教育,我这里是说它要为那些需要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提供教育机会。这些再教育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要指望发展大学教育是发现人才的唯一方式。其实,人才在基础教育之后就以各种形式“冒”出来了,进大学和研究院接受再教育的,只是这些人才中的一部分。比如,到大学商学院接受MBA教育的人是那些已经创业并且很成功的人士,他们因为有了财富才选择接受再教育,而不是相反:因为接受了MBA教育才成为成功人士的。到大学接受MPA教育的往往是那些在政府管理部门有相当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士。还有,选择在非常狭隘的专业里接受再教育的,往往是想从事学术和研究的那类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是“应需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所以,在发达国家里,是人们“申请”或者选择他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而不是相反。教育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上的一个项目而不是全部。我们必须要想明白的是,只有一个人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人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做到“各尽其才”,中国人的创新机会也才能快速增长。现在这样对待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后果是,我们自己在不断减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机会。 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被整体夸大了。似乎大学就应该大,高等教育越“高”越重要。大专学校想升本科院校,本科生想升研究生,专科院校想变综合院校,普通院校要成为研究性大学,这些现象应引起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