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呵护民族的血脉之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0:32 浙江在线

  6月10日,我们迎来了首个“文化遗产日”。各地广泛而隆重的纪念活动,让人们记住了一个不断出现的主题词“文化遗产”。而数日前发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吸引着人们关切的目光。

  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10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布,表明了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危机意识和文化自觉。它们从文化的层面提醒我们: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

型期,必须倍加呵护传统文化,倍加呵护先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存。否则,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有丧失之虞。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多年来,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大量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后人只能在书本里追寻那些美好记忆。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之上的。中国的名楼可谓多矣!为何仅有“四大名楼”声名远播?其吸引人之处,盖因各自鲜明的“文化符号”:崔灏的《黄鹤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赋予楼阁以精神魂魄,历岁月而常新,行天下而不朽。可以说,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正是延续民族“文脉”的最佳载体。财富理应包括文化财富,在蕴藏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前,急功近利的舍弃和惟利是图的利用都会伤及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

  重要的是,不仅要理解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文化之花。只有当“旧枝”绽出“新芽”,文化遗产才会有根基、有底蕴、有特色,也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社会文明固然需要新陈代谢,更新同样不能摈弃历史。文化的生命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中,它依靠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来承载。文化遗产所珍视的,不是简单抽象的文化之名,而是既丰富多彩又具体而微的社会实践。

  民族文化的瑰宝,发源和深蕴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艰苦创造的智慧结晶。换言之,文化遗产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保护好流传千百年的“文化瑰宝”,就是守住民族的血脉之根。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传承和创造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和艺术,让非物质文化作为精神遗产的薪火生生不息、绚丽多姿——我们责无旁贷!

  “文化遗产日”过去了,时间永远向前。真正的保护,甚或是弘扬,是要让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这种“警觉”,转化为广大公众“敏感”的保护意识和行动,转化为各地政府长期的制度性安排。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绝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满足和懈怠。因为,只有当无形的文化传统开花结果,我们才能坚守延续数千年的创造力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表达方式,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使个体与民族的身份标识更饱满、更清晰。

作者: 蔡朝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