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师如何谈艺论画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2:34 新闻晚报 |
□撰文 王雪瑛 初夏是作物生长的旺季。阅读大师的艺术笔谈、人生感怀、人物回忆如同靠近大师的胸怀,听见创造的心律,看见艺术之树的生长。最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艺术叛徒》(刘海粟经典散文)、《往往醉后》(傅抱石经 典散文)选编了两位大家的文章精品,丛书搜集他们的经典文章,按类编排,从他们的人生成长经历,艺术师从,读书治学,天地壮游,到他们的谈艺作画,品藻鉴赏,无美 不臻。一杯清茶,满屋书香,让人忘记了人生的忧虑,时光流逝的焦灼。茶溢清香的旅程──读《新编茶叶地图》□米尼 《新编茶叶地图》是两位作者詹皓和吕玫一路旅行,一路喝茶的结果。 每次回家他们都会与友人讲起当地喝茶的点滴,落笔成文便成了颇受欢迎的觅茶、泡茶的指南。 书中以“遍访好茶”为专题介绍各地的名茶:西湖龙井,天目青顶,安吉白片,普陀佛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敬亭绿雪,东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婺源茗雾,庐山云雾,桂林毛尖,西双版纳普洱茶等等。确实让你看到了一张清香四溢的茶叶地图。 在用“以茶会友”为专题介绍了,选购茶叶的诀窍,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好坏:看色泽、看外形、闻香气、尝滋味,到泡茶的学问:绿茶的冲泡,红茶的冲泡到花茶的饮用法,乌龙茶的饮用法等都做了富有情趣的介绍。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年轻人并不十分了解,这一样本茶的启蒙书,让他们对祖国各地的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以旅游为载体推荐各地的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阅读起来也会有更多的趣味,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既了解到各地的茶文化也一并领略了当地风土人情。是工作之余,亲朋好友相聚的好话题。 身经百炼的坚韧 作为画家和教育家,刘海粟先生闻名遐尔,既有“中国文艺复兴大师”的美誉,又被称为艺术界的“狂人”、与“艺术叛徒”。 他活了近百岁,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但是他的文章,却全然没有怪诞反叛之气,也并不任性狷狂,相反却忠厚朴实,朴素自然。 第一辑“师友杂忆”,收录了刘海粟回忆康有为、吴昌硕、张大千、徐悲鸿和徐志摩先生等的纪念文章,均为平实的记叙,简朴到几乎可以当史来读。 刘海粟眼中的康有为,既是老师,又是朋友,而康有为虽主动收刘海粟为徒,却始终以弟相称,两人互敬互重,书信唱和,以礼相待;可有时竟也诤言相向,比如康有为曾经当着外国友人的面批孙中山时,刘海粟忍不住抗辩。康有为先是勃然作色,继而悲从中来,最后竟又兴奋赞赏。这些珍贵的历史细节,刘海粟叙来不动声色。 关于徐志摩和陆小曼,外人眼中的徐陆之恋是悲剧,是不可理喻的。而在挚友刘海粟眼里,却是轻喜剧,是浪漫的,轻松的,光华灿烂如同天边的一片云彩,其中书里记载了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几乎可以视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生态细节。 刘海粟的文章,无论写人记事,描画风景,还是谈艺论画,都非常注重细节。而且他作文没有什么规矩,信笔写来,常常漫不经心,写十上黄山如此,甚至在写到当年的“模特儿风波”和自己的四次婚恋时亦如此。这似乎与他“艺术叛徒”的名声不合。 徐志摩曾写文章评论刘海粟的画,他说,海粟作画,自己赏鉴的标准只是一个:伟大。不嫌粗,不嫌野,他只求大。他是一个有体魄有力量的人,所以他的画让人随时能感受到他的胸襟的宽阔,他的意境的开展,他的笔致的遒劲。 这种气象氤氲到文章里,造就的却并不是大格局和大写意,而是朴实低调,不动声色,但同时又天生具有一种身经百炼的坚韧和从容不迫的节奏。这种自信,既是刘海粟先生艺术人生的根基,也是他随笔的最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