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叔叔"抱"两次 9岁女儿患上淋病 生活成地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16:31 新华网

  

叔叔"抱"两次9岁女儿患上淋病

  “生活是什么?”“地狱。”

  “地狱是什么?”“是没有出去晒过太阳,比做通宵活还累,比过一年还长。”

  说这话时,何新坐在桌前,低着头,眼睛看着桌角。一个多月里,她和丈夫整日局促在10余平米的租住屋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丈夫郭方说:爬都爬不起来。

  2006年4月30日,9岁女儿明明的身体出现异常,爸爸妈妈抱着她,跌跌撞撞跑到医院,检查结果却是:淋病。

  一家3口

  无力的父母

  6月10日,周六,家住成都市金牛区洞子口陆家二队的何新和丈夫早上近9时才起床。上班的时候,她一大早就要起来做厂里十多口人的饭,丈夫也得起来驾火三轮到五块石附近跑货运,现在两人根本没力气爬起来。其实,起床也没什么事干,两人早上不吃饭,不过是把床头那个惟一的电器:6寸的黑白小电视打开,看看听听,或者从屋里走到院坝里,又从院坝里走回屋子头。

  下午的日子跟上午没什么两样,不过是看电视累了,就倒头闷一会儿。到夜里时,夫妇俩迟迟睡不着,一会看看女儿睡得好不好,一会儿在床上唉声叹气,辗转反侧。

  沉默的女儿

  明明像妈妈一样,坐在桌前,9岁的她才38斤,像纸片儿一样单薄。短发、花裙子,由于身体瘦弱,显得空空的。她出生时还不到3斤,因为体弱又是女孩,奶奶一度想将她送走。还不到1岁,爸爸妈妈就把她带在身边,从中江老家到石家庄、上海各个地方打工。

  明明抬眼看到黑色镜头,腰往后闪了一下,伸出左手从身后慢慢拖过一个大狗熊玩具,抱在胸前,把小小的脸埋在里面。接着,又弓下身体,埋到桌子下面去了。

  母亲的眼泪不时滚落,父亲坐在凳子上,抱着膝盖不说话。事情发生后,两人常常这样,巴掌大一块地方,两人在彼此的视线里,却找不到话说。

  一起事件

  哭诉:叔叔两次抱我

  4月30日,郭方在吃中午饭时,发现女儿难受地在身上不停抓挠,于是打电话让妻子从服装厂回来一趟。妻子骑车急忙赶回家,烧热水给女儿洗澡时,才发现她下身已经红肿灌脓。追问之下,明明才哭着说,有一天她正在做作业,一个院子里的叔叔杨某把她抱了过去……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何新还没说完就大哭起来。杨某是乐至人,做水果生意,和郭家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母女俩的痛哭声引来了杨某,他走到郭家门口问咋回事,郭方吼道:你干了啥子你心头清楚。面对质问,杨某始终没有承认自己做过此事,并赌咒发誓。何新和丈夫怕这事真的弄错了,决定带孩子先去医院检查。

  震惊:女儿患了性病

  检查结果告诉她,女儿患了性病。这个结果让两人浑身打颤,郭方眼睛通红,包着一眶泪水,等跑回家时,却不见杨某的影子。打通杨的电话后,对方说要在外面耍两天,仍不承认自己做过那种事。当晚,郭方到派出所报了案。

  报案后一个星期,何新和丈夫东奔西跑,到处找寻杨某。而杨的亲戚听说此事后,却跑来大吵大闹,“说我们在诬赖他”。这一闹,闹得周围邻里纷纷过来看究竟,那天“院坝头站了100多人”,于是有人打了电视台的热线电话。何说,先后有两家电视台关注此事,再加上周围邻居纷纷指责杨某,不几天,杨某的母亲和孙子就搬走了。

  一场尴尬

  询问:“那个事”是不是你?

  一个多月来,明明几乎还是照常上学,断断续续请过两天假。虽然女儿还小,但是明显变了很多。以往放学回家时,总是听得到她咯咯的笑声,说学校里有同学买了和她一模一样的裙子,妈妈嫌她字没写好,唠叨她饭没吃完,她总是要调皮地犟嘴。现在,女儿不摆这些了,字写得不好,她不理会,饭没吃完,她直接就倒掉。

  有一天,明明回家跟妈妈说起,学校里有10多个女同学问她,电视上“那个事情”是不是她?明明的声音像是蚊子在哼哼:不是我。同学又说:“肯定是你,长得都好像你。”明明辩解道:“我没有上过电视,我不晓得。”

  无力:讨回公道如此难

  周围的邻居大都指责杨家,同情年幼的明明。但事情发生后,和郭方熟识的邻居们,总是要问“事情解决的怎么样?”这让郭家夫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来是没有杨某的任何消息,二来这种关注也让他们非常尴尬。

  “等!现在就是等。”何新有气无力地说,女儿出事,让他们两个人一下子“瘫了”,心酸、愧疚、压力,重重袭来。

  “现在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抓到那个人。”何新说,在明明刚出事的那几天,两人到处奔波,“想着有希望啊,有希望为女儿讨一个公道。”抓到杨某,为女儿讨回公道,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随着杨某的消失,这件事情的进展也越来越缓慢,心头的石头越来越重,随后,两人都没有了“力气”。

  一个愿望

  搬家让时间冲淡一切

  是不是人逮到了,全家人就可以“好”起来?对于这个问题,夫妻俩对望了一眼,都沉默了。

  “还是只有慢慢来。”几分钟后,郭方点燃了一只烟,缓慢地说。何新望了一眼丈夫,开始擦拭泪水。“哭啥子,眼泪水还没有哭干?”声音不大,但很重,何新的几次泪水,都被郭方这样说了回去。

  郭方的话很少,凡是开口,都是有这么一句话:要抓到那个人。对于将来,他是想过的。郭方说,一旦人抓到了,马上就搬家。

  搬家似乎是全家人都企盼的,用何新的话来说,现在出门买菜都不好意思,一家人基本上不一起出门。在电视上露了脸,整个陆家村几乎都知道了,自此以后,何新没有送过女儿上学,也很少和女儿一起出去。

  到一个新的地方,没有人认识,也不会有人问,时间过了,慢慢来淡忘这个事情,这是郭方的愿望。

  一种变化

  女娃娃不准随便出门

  上午10:30左右,一阵呼喊声从铁门处传来,明明跑去开了铁门。进来的是她的好朋友、11岁的丽丽。几个小时的接触,这个时候,明明的脸上才有了浅浅的笑容。

  丽丽其实比许多大人都先知道明明“出事”了,她回忆到,5月1日那天下午,明明哭着找到她,“你快到我家去看看。”丽丽跑过去就看见电视台正在拍摄,院子站了很多人。“当时不知道什么事情,后来才知道明明被‘那个’了。”丽丽说。

  在孩子们的口中,明明是“可怜”的,因为她被“那个”了,虽然大多数的孩子,并不知道“那个”意味着什么。甚至有小伙伴直接问明明:“你是不是被‘那个’了?”“我说有两次,一次在家里,他硬要抱我去他家里,第二次是去他家里借书。”明明说,自己就这样告诉小伙伴了。

  “那件事”后,丽丽和其他女孩子一样,被家人提醒不要到明明家院子来耍,“因为有坏人”,直到杨某家人搬走。“现在家里有女娃娃的,都不能随便出门耍了。”丽丽说。

  不想去游乐园,不想去动物园,明明现在最想回乡下去见外婆。“妈妈说,今年暑假带我回去见外婆。”

  记者不愿意告诉明明,她的希望要落空了。“好多在五块石打工的老乡都知道这个事情了。”出于这个原因,妈妈已经放弃了这个承诺。

  今年的暑假,如果不搬走,明明还是会呆在这个小院里。

  □对话

  作为一个9岁的孩子,1.25米,体重38斤,明明站在6岁的同伴面前,却显得瘦弱。

  与明明的交谈,只能是断断续续,你问一句,她才会答一句。话很少,基本上是低着头,几乎不看人,偷偷看,眼神也是怯怯的,即使是看爸爸妈妈。

  “妈妈哭是为了我”

  在明明的心里,“那件事”的影响是有点“大”的,首先是爸爸妈妈变了。

  “妈妈要哭,爸爸都不说话了。”说这话时,明明正在屋外的地上画着圈。用妈妈的话来说,以前回家和爸爸疯,回来就讲笑话的日子,现在再也没有了。“现在不说了,爸爸也不愿意说。”

  采访当中,一直没有见到明明流泪,只是有时,她会突然焦躁起来,反复扯着自己手中的一坨纸,然后将它放在眼睛下边,一边来回擦动,一边偷偷看哭泣的妈妈。

  “我晓得,妈妈哭是为了我。”说这句话时,这个9岁的小女孩,蹲在地上,叹了口气,这不是记者听到的她第一次叹气。

  “我怕他们笑我”

  “10多个同学问过。”明明说,自从电视上放了有关自己的新闻后,学校里问她的人“有点多”。“我不和他们耍,我和自己耍。”明明说的自己耍,就是一个人在院子里转圈。“不想出去耍。”

  就是这样的表情,让爸爸妈妈一直很沉重,因为那不是属于一个9岁小孩的“平静”表情。从原来的犟嘴、和爸爸疯,到现在不出门耍、不想吃东西、不敢一个人在家,在明明的记忆里,一切变化都是从“那件事”开始的。

  “还记得那件事吗?”

  “睡着了就不记得了。”

  “为什么不出去耍,不想吃饭呢?”

  “不知道。”

  “想不想上学呢?”

  ……(摇头)“为什么呢?”“我怕他们笑我。”(因涉及未成年人,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采访手记

  创伤,怎样才能痊愈?

  明明一家人现在真不知该怎么办了,整个家庭的未来,似乎正在被不幸事件定格,他们想挣扎,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寻找不到“走出去的办法”。“我怎么才能让她(女儿)和我们,一起好起来?”明明父亲说,同情之外,他们迫切想得到创伤之后的修复办法。他怀疑,缺少了这些,伤害还会最终随着时间消逝而平伏吗?

  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认为,小到个人,大到家庭,在社会生活中遭受创伤在所难免。事实上,人们更注重于对创伤发生的关注,而通常忽略掉创伤修复———对遭受创伤的个人与家庭,这才是他们重新开始未来生活的必需途径。专家认为,对社会整体来说,提供修复功能的渠道狭窄,对创伤修复的忽略,正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另一种隐性创伤。 (完)(记者 谭晓娟 杨蓉 摄影 华小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