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恢复高考30年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1:56 东南快报
编前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整整30年。 30年的历史,白云苍狗似的变幻着不同的时代特征。 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命运。高考,在许多人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今年,950万人报考,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全国高校本科招生计划为260万,已不复当年“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景象。 今天,我们再次唤醒三个不同年代考生的高考记忆,希望能传播这样一个理念:人生不仅仅是一次高考,让我们对高考保持一颗平常心吧。 总分180就能上线了 年代记忆:上世纪70年代 讲述人:潘先生(1977届高考生) 目前职位:广西武鸣县县委秘书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考生身份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呢。老少同场考试,是那个特殊年月才有的风景。那时我虽然高中已毕业一年了,可在考场里还算是小弟。 白天干活 晚上抽空来看书 我出生在农村,那时农村还没有分田到户,大家都靠挣工分吃饭。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也只能在白天挣工分,晚上抽点时间来看书。当时条件很艰苦,农村根本没有通电,条件好的家庭会有蜡烛、煤油灯来照明学习,条件差的就只能点松香来看书复习。可是松香燃烧时烟很浓,我经常被熏得眼泪直流,而且还被熏成“大花脸”。 我爱人跟我是同届考生。高中毕业后,她就回家帮家人做农活,晚上收工后才能抽空做高考的复习准备。一天晚上,我岳母在院子里隐约闻到从厨房里传出一股焦味。岳母起身走到厨房一看,发现原来在煮猪食的我爱人,因为白天劳动太累,居然捧着一本复习资料趴在炉灶旁睡着了。锅里的水早就烧干了,煮焦的猪食散发出浓浓的焦味,放在灶台边的蜡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倒了,眼看就要烧到书本,还好发现及时,那可是她唯一的一本复习资料呀。 没钱买表 靠监考员提醒时间 我们当时的条件可艰苦了,很多人进考场的时候都没有手表。 没办法,只能靠监考员提醒考试时间。如果有的监考员一时疏忽而忘记提醒的话,那可就惨了,有一些考生可能就来不及答题。 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因为自己没有手表,监考员也没有提醒考试时间,结果等老师提醒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时,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作文还没有写。 数学成绩 多数人是个位数 我是1975年高中毕业的,我们那时初中高中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的中学生都在忙着学工学农,文化基础薄弱。 参加高考,许多人连很简单的一道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的数学题都答不出来,高考的英语试题基本上单词都看不懂。说出来不怕笑话,很多人高考数学成绩是个位数。 尽管当年只要总分上了180,就能上线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落榜了,我和我爱人也双双落榜。吸取了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教训,第二年我们继续参加高考,双双考上了一所师范学院。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年代记忆:上世纪80年代 讲述人:刘先生(1986届高考生) 目前职位:某省直机关副处长 一眨眼功夫,高中毕业已经20周年了。我是我们村里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轰动方圆几十公里,全家人高兴得几夜没合眼。 受了刺激 我发誓要考上大学 对于我们来自农村的学生,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一定要考上大学。当时在我们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考上大学,就是脱掉草鞋,穿上皮鞋。 但是,因为农村落后的教育环境,加之求学的艰辛,这种大学信念意味着更多的痛苦和付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是受了刺激的。初中毕业时,我没考上高中,就回家务农了。当时家里准备盖房子,因为没有关系,结果审批手续一直办不下来。看到我爸到处求人的样子,那时我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一定要出人头地。 于是,第二年我回到龙岩白沙中学复读,最后考上了龙岩雁石中学读高中。 高考志愿 全部跟“农”有关 那时高考录取率比较低,而且一律要“名媒正娶”,不像现在还有什么自费生、委培生等。 现在考生报志愿,背后肯定是一场亲戚朋友总动员,而且学校社会也会有一系列的咨询活动。我们当时根本没有这些,自己没什么见识,亲戚朋友都是泥腿子,老师对学校及专业情况也不大熟悉,我们不知道该问谁去。只是在潜意识里,我们对农业比较熟悉,所以就全报跟农有关的学校了。从北京农大、北京林大,一路报到福建农学院(现在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林学院。哈哈,是不是有点土? 搭上高校并轨头趟车 年代记忆:上世纪90年代 讲述人:黄先生(1996届高考生) 目前职位:福州某IT公司行政主管 我是1995年、1996年两次参加高考,1996年还刚碰到了高校并轨招生,学费大幅提升,但我并不后悔,因为复读这一年对我太重要了。 复读一年 上演乌鸡变凤凰 1995年,我首次参加高考,结果成绩并不理想,连大专线都不到。 复读压力很大,那年春节,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回来,相邀搞个同学聚会,我就托词没去,因为觉得自己特没面子。 正是这股源自内心的自尊,也激发了我持久向上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的学习成绩大幅提高,“乌鸡”终于变成“凤凰”了:一年后,我的学习成绩达到整个年段的前几名! 填报志愿 自己要有点主张 由于第二年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到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亲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找了一大帮亲戚朋友帮我作参谋。 有一个亲戚令我特别感动。这位热心的亲戚为了帮我填报志愿,自己还专程请教了别人,在高考志愿报考手册里,密密麻麻地做上各种记号,比我还认真。 后来,我也自然听从这位亲戚的建议填报了志愿。结果发现,自己所学的经济管理专业并不是什么好专业,一个十足的万精油专业,哪里都用得上,哪里又好像用不上,出来找工作还费了一番周折。 现在想来,填报志愿还是自己有点主张比较好啊。 高考30年关键词 ●1977年恢复高考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寒冬举行。恢复高考是小平同志拍板决定的。1978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两届“幸运儿”在1978年春、秋分别入学。这时,文、理已经分科。 ●1996年高校并轨 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1999年“3+X” 广东省率先进行高考的“3+X”试点。“3”是语文、数学、英语——这是必考的;而“X”则是在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历史等科目中选择。此后,“3+X”在中国全面铺开。 ●2000年自主命题 上海率先打破了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10多个省、市、自治区步其后尘。 ●2003年“非典”高考/提前高考 孩子们戴着口罩走进考场,而且是6月7-10日。在过去的26年里,高考一直在7月7日开始。 同年,国家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2004年诚信承诺书 所有考生在考前都签署了《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将在高考中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 ●2006年“裸考” 很多学生——诸如少数民族、三好学生等——都能在高考中获得加分权,没有这些资格的学生只能“裸考”。 记者 汪孝林 实习生 潘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