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救命血液是这样产生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2:40 大江网-江西日报

  今天,世界献血者日。无偿献血,是一种爱心的奉献,是一个健康生命对病弱生命的及时雨———

  

救命血液是这样产生的
6月13日,兴国县2000多名群众参加无偿献血。刘厚锋 王华生摄

  6月12日下午5点,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的王姓患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望着

殷红的血液流入自己的血管。虚弱的他微笑着说:“我是稀有血型,没想到医院这么快就调来了血。”据该院输血科任小菊介绍,这袋稀有血是省血液中心专车紧急送来的,在经过信息核对、进入冷库、复查血型、交叉配血这套严格的程序后,半小时内,鲜活的血就注入了患者的身体。

  血液一离开人体就必须在2至6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血型测错、血液被感染、变质、献血者身体状况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令人担心。如何保障血液安全,如何保证献血者安全?为此,记者追踪了献血、检测、冷链、输血的整个环节。

  下午2时45分,烈日当空,可47岁的游某却步行了半个多小时,赶到八一大道献血点。她手上的献血证略显陈旧,从2002年起,她已累计献血1400毫升。尽管是第7次献血,与献血点工作人员已成了好朋友,但在献血前,她依然接受了健康情况征询、填了登记表,体检后再抽取1毫升血进行初检。不足10分钟,血型、乙肝、肝功能、血红蛋白4项初筛结果,显示出她符合献血条件。

  记者与她一起上了献血车。车上有空调、沙发、冰箱,还有悠扬的音乐,显得洁净、舒适。手臂消毒后,一次性的针管扎入,装有保养液的血袋几分钟就鼓了起来,上面标有献血者代码、血型、血袋的出厂期等信息。在留了一试管样本血以备复检后,血袋上长长的辫管被封闭成3段,分别用做血型复定、标本、医院交叉配血。何护士拿着一张条形码说:“同一献血者的血样都贴着13位数的代码,进行各种化验时一扫描条形码就一清二楚了。”游某的血袋立即放进了温度计显示4.7℃的冰箱。

  3点15分,血站的接血车就来了,游某的血袋转入了血液转运冷藏箱。在迅速的交接中,还不时听到“快点、快点”的催促。一路上,司机丝毫不敢怠慢。理论上血液在运输中不能超过2小时,可他们一般都控制在20分钟左右,因为冷藏箱只用冰袋控温。司机说:“若是较长路程的血液运送,我们就要动用有冰箱的专用车了。”

  3点半,送血车飞快赶回省血液中心,记者随着冷藏箱中游某的血袋来到入检库。工作人员迅速取出血袋,一一进行条形码扫描后,游某的血袋就进入了显示温度3.8℃的待检库。检验科两个检验员用不同厂家的两种试剂对试管血进行电脑全自动的检测,当血型、血红蛋白、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7项检测合格,贴上合格标签后,游某的血袋就进了对面的成品库。血袋上采血时间、血量等信息一清二楚,辫管上的代码也紧紧地粘着。

  在严格的规范中,在严密的细节里,在高度的责任感下,一袋血就这样产生了。在保质期内,只要病人有需求,游某的血袋就会像文中开头所写的那样,流向受血者的体内。本报记者柳易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