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术环境宽松是对学者的最大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7:38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魏文彪

  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朱熹平历经10年潜心研究,终于破解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据中大校长黄达人介绍,“当他(朱熹平)从偏分方程研究转到几何分析的研究时,有四五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发表过论文,但他并没有急功近利的想法。”(6月5日《南方日报》)

  “有四五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发表过论文”,这要是在有些高校与研究机构,当事人怕早就被解聘了,当然也就不可能会有“历经10年潜心研究,终于破解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这样的成就,甚至学术生命都可能因此被葬送。

  现在确有不少高校与科研机构,总以“人事制度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等名义,给教授与研究人员戴上紧箍咒。这些学校与机构给教授与研究人员规定每年需要发表的论文数量,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要求他们英语达到多少级,学位应该有多高;有的甚至还给科研人员下达包括申请科研经费在内的种种创收任务。在这样一些政策的高压之下,学者们不能不疲于追求短期效应,否则诸多方面难免受到影响,校园与单位内也因此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在这样一种压抑的氛围当中,学者们很难静下心投入研究,自然也就难有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出现。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回答记者有关大学考核体系的提问时介绍,在中山大学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中,一方面强调了对教师的考核,另一方面,对于一批在学术界已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学者则免予考核。黄达人校长表示:对于这批约200名优秀学者而言,学术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考核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6月5日《南方日报》)。

  我想,中山大学对部分杰出学者免于考核起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学术研究不比计件做工,后者成绩一般与工人勤奋相等同,但前者要能出成就,即便当事人再刻苦努力,也常常需要时间,需要当事人耐得住寂寞与失败。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企业的考核标准移植于高校,简单地将对待计件工作的标准加诸于学术研究活动。

  第二,对于大多数优秀学者而言,学术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所以即便不对他们进行量化考核,他们照样会竭尽全力奋力攀登。如果置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特性于不顾,将有违科学规律、设计不合理的考核要求强加给他们,只会对他们的正常研究活动造成干扰,对他们出科研成果起到破坏作用。所以,明智的管理者应当对优秀学者的勤奋与能力持信任态度,让学者们成为自身研究活动的主导者,让他们按照学术活动的规律来创造成果。

  当记者问到“平时学校给他(朱熹平)的支持一定很大吧”时,黄达人校长说:“其实学校并没有对他特别做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做了什么的话,就是学校为他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可以使他免受打扰,安心地从事他的科学研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其实就是对于学者工作的最大支持。我想,中山大学的制度及朱熹平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应该能够给其他高校与科研机构管理人员以有益的启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