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修山之难”更是“修山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9:06 大众网-齐鲁晚报

  济南市多个部门联手为“三区一线”可视范围内的破损山体美容,但是,在“三区一线”之外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破损山体,它们的潜在危害又有多大,全部修复需要多少投资……

  6月13日《齐鲁晚报》报道,济南市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破损山体专项整治组,主要任务是为省城周围148座破损山体美容。山体修复工程量浩大,特别是立面治理,难度大,见

效慢,并且修复山体还需要巨额资金,据初步测算,整个修复工作需要十多亿元资金。

  笔者认为,这项工程,虽然得民心、顺民意、树形象,但却给人以切肤之感。修山之难,确切地说应是“修山之痛”。

  痛者何来?笔者细看了已经开工的“修山工程名单”,发现其中一部分破损山体的确如修复者所说,是新建道路陆续开通所致,这些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去过另外一些“破山”,就会发现,有些在五六年前还是自然完整、植被茂密的完好山体。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房产开发、矿产挖掘、石料开采等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开发增多,由此直接导致的山体破坏为数不少。笔者身在媒体工作,经常接到群众关于保护绿色山头、保护老祖宗留下的环境这样的热线电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让人感到心痛的是,这148座破损山体,仅仅是济南市“三区一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的,在“三区一线”之外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破损山体,它们的潜在危害又有多大,全部修复需要多少投资,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这样的“破山”有多少,又有谁能探个究竟啊?

  痛来源于破,破又何来?当然,山体破损有正常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也有非正常、非自然的原因。笔者不愿重复什么环保意识的薄弱,什么短视行为的可恨等等,但总想问一句:如果有关部门真正把群众的反映放在心上,如果有些部门能到工程现场多看看,如果能把保护山体看成自身的责任,如果职能部门能够早日联手,那么,破山之苦、修山之痛就不会来得这么猛、这么快!修山之痛嘲笑了谁,已经不言而喻。

  破者已破,痛者自痛。痛定思痛,济南修山之举应该让全社会反思。笔者因工作关系到过许多郊县山区,一些地方为房为厂为赚钱为引资为政绩而不惜毁山毁树毁林毁水毁环境的场面至今如在眼前。笔者曾有一愿,要把这些东西都拍下来,记下来,将来做一个环保展,让大家都来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展览将会让人感觉非常痛苦。


韩延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